互联网时代下,各种信息爆炸,然而我们却更加蒙圈。究其原因,太多商业目的支撑了各种各样的谎言和虚假数据。在各种漂亮的数据之下,藏家真假难辨,被拖进陷阱。那我们究竟如何才能找到正确的公司正确的平台呢?
明清瓷器鉴定基础知识 中国是早烧制出瓷器的国家,也是历史上烧瓷种类多、水平的国家,以至于在英文中“中国(China)”和“瓷器(china)”是同一个词。无论是古玩拍卖市场还是普通收藏市场,无论是数量还是价值,明清瓷都稳居国内瓷器市场前列。鸡缸杯再创天价之后,进一步带火了国内的瓷器市场,特别是明清瓷。从各大拍卖公司春拍预展的拍品中不难发现,瓷器也多在明清瓷上。在2014年保利春拍中,一件玫茵堂珍藏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被上海收藏家刘益谦以2.8124亿港元的超天价拍得,成为了2014年春拍市场价的拍品。另外,在这次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苍龙教子图罐”也以7451万港元刷新了单色釉瓷器的拍卖纪录。在2015年保利秋拍上,一件“清康熙米黄釉五彩玉堂富贵玉壶春”,则以8970万元,成为2015年秋拍的瓷器拍品。可见,虽然艺术品市场处于回调阶段,但明清瓷器不仅没有受影响,反而还屡屡创下了新的拍卖纪录。
明清瓷器市场化、国际化这条路对中国瓷器艺术市场来说仍显得有些“可望而不可及”,不过这一市场的火热气氛已经引来金融机构的青睐。近年来,瓷器拍卖市场频创新高地价,更引起了人们对瓷器投资的兴趣与关注。一直以来,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但凡皇帝用过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当然,在封建王朝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确实占有着古玩的文化艺术资源。而明清官窑瓷器,特别是康雍乾的精品、名品,数量有限,而且很多都进了博物馆,因此一旦有藏家愿意换手,必然引发人们的极大兴趣。譬如鸡缸杯,据说有18件,而仅有4件在私人藏家手里,既有稀又有博物馆藏品可对照,使得藏家对其价值很有信心,并形成一定的攀比心,因此更容易产生高价。
清代康、雍、乾三代的景德镇瓷业进入了制瓷历史高峰,青花、五彩、三彩、郎窑红、豇豆红、珐琅彩品种风格别开生面;雍正的粉彩、斗彩、青花和高低温颜色釉等,粉润柔和,朴素清逸。颜色釉中霁红、霁蓝、酱色釉、黄釉等数量在当时都比较多,康熙时期豇豆红、郎窑红、胭脂红、祭红、洒蓝、瓜皮绿、孔雀蓝、豆青、金银釉等等花色品种纷纷出现,争奇斗艳。珐琅彩、粉彩也是这一时期劳动人民的重大发明。
在瓷器拍卖场上,明清瓷器,尤其以官窑精品瓷器为市场追捧的焦点,并不断刷新瓷器纪录。这主要因为此板块瓷器不仅存世量和流通量相对较多,而且在制造工艺上更为繁复考究,一直是此板块买家追捧的焦点。明清的民窑瓷器,品种繁多,产量大,且青花、五彩、粉彩及各种单色釉瓷器,一应俱全,表现手法潇洒奔放,不拘一格,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表现了浓郁的民间工艺特色,使作品充满了活泼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明清瓷器中的精品,其工艺、质量毫不逊色于官窑产品。收藏界行语:瓷器要玩清三代。“清三代”官窑精品的持续受宠,究其因,是其瓷器烧制技术已完全成熟,在技艺上堪称,再加上康、雍、干三朝帝王对瓷器的热爱,并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物力精心制作,所以烧制出来的青花瓷可谓是中国陶瓷史上制作,具艺术观赏和收藏价值。清三代的瓷器是经过督窑官的严格甄选,如有瑕疵立即销毁,因此,民间流传甚少,如今市场价比较高。
明清瓷器鉴定基础知识:
1.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
2.看釉色是否光洁,色度是否一致,不要有砂包、气泡、脱釉等疵点。
3.看外观是,如开裂、欠釉、着色不均等。
4.看绘制技巧是否精细、工整、传神。
5.看瓷质是否洁润,是否有其杂色。
6.听敲击的声音是否清脆悦耳。
7.看瓷质是否够硬,可用金属工具刻画,看是否有痕迹。
8.试导热速度,好的瓷器相对厚重,密度高,导热速度慢。
明、清瓷器有款者底多挂釉,清朝中叶以后则露胎者渐少。但无论任何时代器皿,在圈足的边缘或口边露胎之处,大都可以看出火化的特征。如元代瓷胎多粗涩而泛火石红色,明、清瓷器则比较洁白细腻,很少含有杂质,看不见火石红色。这主要是原料本身质量改变的结果,以及制作方法和火候的不同所造成。从而也自然形成了早晚,真伪之间的一条分水岭。总之,辨别胎釉既要用眼来辨其色泽、厚薄、片纹、气泡,也要用手摩以别粗细,用指扣敲以察音响。必须耳、目,手三者并用。
尽管在学术界,很多观点认为宋瓷才是中国瓷器之作,具有的审美价值,但是现在的藏家们却更青睐于明清瓷,特别是明清官窑瓷器,尤其以器具为受推崇,明清瓷的价往往要高出宋瓷许多,而且宋瓷鲜有天价出现。中国的藏家特别喜欢的东西,这个不仅仅表现在瓷器上,书画也是如此,这与审美品位有关,无法用史学解释。”一位瓷器藏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宋瓷和明清瓷就好像交响乐和流行乐,其实很难比较,但现在的藏家会比较喜欢明清瓷那种华丽繁复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