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佛像的收藏与研究其实兴起于海外市场,在2000年以后国内佛像收藏市场才开始启动。随着近几年的发展,佛像价格不断上涨,几乎成为交易市场上价格最高的交易品。2006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交易会上,一尊明永乐铸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凭借1.166亿港元的成交价曾轰动一时。
说起来佛像的收藏与研究其实兴起于海外市场,在2000年以后国内佛像收藏市场才开始启动。随着近几年的发展,佛像价格不断上涨,几乎成为交易市场上价格最高的交易品。2006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交易会上,一尊明永乐铸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凭借1.166亿港元的成交价曾轰动一时。
2003年前后,大陆一批藏家开始收藏佛像。翰海交易2004年开始推出佛像交易专场,自此以后,国内佛像市场活跃起来。2006年,佛像的价格开始上涨,到2009年逐渐趋于稳定;2010年开始,佛像价格再次上升,并一直保持稳定上涨至今。2013年春交易伊始,伴随着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再次回暖,中国佛像交易开始升温,从交易品成交情况来看,打破了两年来国内佛像市场交易价持续下跌的局面,再次掀起国内佛像市场的收藏热潮。
明代金佛像神态优美,用材精良,特别是明宣德(在位1426—1435)观音金像,其审美意识和制作工艺达到极高水平。
明代的佛像,一直是拍场上藏家炙手可热的争夺目标,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统计显示:就均价来说,明代佛像高清代佛像的2─4倍。藏家之所以偏爱明代佛像,除了对佛像本身的虔诚膜拜外,更多的原因是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样式。收藏家马未都先生表示,佛像艺术品以专场拍卖的形式出现过后,佛像收藏出现明显升温,其价格也快速飙升,尤其是2006年的香港拍卖会上,一件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佛像以1.166亿港元成为单件佛像的世界标王之后,佛像收藏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期。据市场分析屡创拍卖纪录的都是明代佛像,但市场流通量最多的却是清代佛像。市场监测中心的统计清代佛像成交量一直居于代,但就均价来讲,明代佛像要高出清代佛像2-4倍,之前曾一度高达9倍之多。
在中国寺院中常供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十六罗汉,最早记载于唐代《法住记》:谓佛陀临涅盘时,嘱付十六大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作众生福田,故佛寺丛林里常雕塑罗汉像,供养者众。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分居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十八罗汉乃世人于宋代于十六罗汉外另加降龙、伏虎二罗汉。有的则加入达摩多罗和布袋和尚,西藏地区则加入了摩耶夫人和弥勒。而五百罗汉,通常是指佛陀在世时常随教化的大比丘众五百阿罗汉,或佛陀涅盘后,结集佛教经典的五百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