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是2019年秋拍最热中国艺术家,接连刷新其个人最高成交纪录,个人裸女系列最贵纪录,个人花卉系列单位尺寸最高纪录(除山东春秋拍出的创作于1940年的《瓶菊》外)。本报告将从其个人生平及重要事件、展览与出版情况、拍卖成交表现等维度,全面分析常玉市场大热的原因。
——《艺术市场通讯》编辑部
1、中国市场是常玉作品成交额的主要贡献者 中国大陆、香港与台湾的贡献占常玉总成交额的94%,占总成交量的75%。过五千万人民币的常玉拍品100%于中国成交。 2、常玉作品流通性非常好 重复上拍率高,平均年化收益率达56.02%。过千万作品中,超过3成的作品有重复成交纪录,单幅作品最高重复拍卖次数达5次,7件作品有2次转手记录。 3、作品集中,流传有序 据公开资料统计,常玉离世的53年里其出版物共28册;生前生后有记录的展览不下50场,其中22场为个展。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流通的作品大多来自于常玉重要藏家之一的尚·克劳德·希耶戴(Jean-Claude Riedel),而至现在几乎常玉所有作品都在华人藏家手里。 4、其主要流拍地区为香港与法国,以纸本作品为主 香港流拍情况相对分散,各家拍行中的常玉的素描和版画作品均有少量流拍;然而于法国的流拍情况均集中在巴黎老字号拍卖公司Artcurial,流拍作品均为素描作品,原因可归结于拍品没有签名或与常玉一贯画风不符。但随着关于常玉的文献整理越发齐全——2014年和2017年相继出版的《常玉素描与水彩全集》和《常玉版画全集》,为原本扑朔迷离的常玉纸本市场提供了相对明确的指引。 5、作品成交价两极分化显著 10-50万元价格区间的作品销量最高,占所有拍品的43%;而91%的成交额是由500万元以上的拍品提供;此外,18%的油画作品贡献了95%总成交额,其余部分由版画、水彩与素描等构成。
常玉,1900年出生于四川顺庆的富商家庭。1921年,留法,并与徐悲鸿、林风眠熟稔。但与后两人不同的是,常玉并没有走上正统的“学院派”道路,而是去了截然不同的“大茅屋画院”,接触自由的现代素描技巧训练,实验绘画等新方法。 根据常玉现有的相关著录与出版数据显示,目前有纪年的油画作品最早可追溯至1929年。此时的常玉生活殷实,爱情美满,“粉红色”占据着常玉画面的核心。这一期间被称为“粉色时期”。在往后十余年间,常玉不断以此为基础进行对于造型和空间的探索,开创了常玉艺术生涯中第一个高峰。
▲ 左:常玉《玛素像》,1928年,铅笔 纸本。陈炎锋提供;右:玛素·夏绿蒂·哈祖尼,约1925年。玛素·哥格提供
1930年,对常玉的艺术生涯非常重要。这一年,他认识了其最主要的伯乐兼藏家经纪人亨利·皮尔·候谢(Henri-Pierre Roche)。在合作的三年间,候谢收藏了常玉111幅油画和600幅素描,是其最大藏家之一。
1931年,常玉迎来生命中的转折期。由于家族破产,其生活也失去了经济来源。紧接着,1932年候谢也与之断绝了合作关系。在此之后,荷兰作曲家约翰·法兰寇(Johan Franco)取代了候谢的位置,成为常玉好友兼经纪人。
▲ 常玉与约翰·法兰寇,约1930年。台北苏富比提供。 由于不屑与专于牟利的画商合作,以及没有金钱观念的生活作风使得常玉在步入中年之后的生活捉襟见肘。为了维持生计,常玉先后在中国餐馆里做过伙计,发明推广过“乒乓网球”,出版过法文《中国菜食谱》,甚至在巴黎一家中国仿古家具厂打工绘制彩漆屏风、器物。 从1950 年开始,常玉的艺术创作进入“黑色时期”。晚年生活的拮据,物资的匮乏,让常玉的画作变得更加简约,甚至部分以油漆代替颜料作画,这也成为常玉晚期油画作品的特色之一。他立足于深黑的底色上勾勒出花卉、虎豹、裸女,画面传达出的是一鞭一条痕的沉痛。
▲ 常玉《曲腿裸女》,1965年作
1959年,侯谢逝世。其遗孀在抛售常玉作品时,被慧眼识珠的巴黎传奇画商暨常玉重要藏家尚·克劳德·希耶戴(Jean-Claude Riedel)买下,为后来常玉市场的崛起埋下伏笔。 1964年,常玉受台湾的邀请,寄了42幅画作到台北市参展。却未等到展览开幕,1966年因煤气中毒于巴黎过世。作品因此遗留台湾。目前,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是收藏常玉画作最多的艺术机构。 上世纪八十年代,任职于苏富比拍卖行的衣淑凡,也是常玉于中国的重要推手之一。她偶然间在历史博物馆里看见一幅常玉的裸女图,自此开始探究常玉一生经历的漫漫长路,推动了常玉在艺术市场中的价值。同时,她还找到常玉第三任赞助人罗勃·法兰克,一起为常玉重修墓碑。
▲ 罗勃·法兰克与衣淑凡在修整后的常玉墓地,1998年于巴黎潘桐墓园。
1995年,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常玉回顾展,开幕同时台湾苏富比举办了常玉专拍,32幅作品全部拍出。同一时间的“近现代油画”拍卖中,3幅常玉画作也都悉数拍定,其中一幅《白莲》更以当时最高价1325万台币被富邦金控董事长蔡明兴购得。这一拍卖热象,让佳士得、罗芙奥也都紧跟着竞相推出常玉专拍,或是将图录封面换成常玉作品。 2004年,法国巴黎居美博物馆举办常玉回顾展“常玉——身体语言”,促进了市场买气的活络。期间香港佳士得发挥了主导作用,先后拍出多件常玉精品。2006年,香港佳士得以2924万港元拍出常玉作品《青花盆与菊》,是香港市场第一个突破性的高价。
▲ 常玉《青花盆与菊》,1950年代作 2011年,陈泰铭于1995年所购的《五裸女》以1.28亿港元拍出,成为常玉首件破亿作品;2013年,常玉于1940年作的《瓶菊》以2.06亿人民币再度刷新个人最高纪录。 2016年,常玉逝世50周年。其于50年代作的《瓶菊》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以1.036亿港元第二次破亿成交,弥补《五裸女》1.28亿港元之后的价位空缺,形成了完整的价格阶梯。 2019年,常玉市场全面爆发,精品集中亮相于拍场。4件作品过五千万人民币成交。《五裸女》以3.04亿港元刷新常玉个人最高拍卖纪录。
▲ 常玉《五裸女》,1950年代作
1、展览情况 在过去30年里,有记录的常玉展览大大小小不下50场,个展22场,占展览总数的近一半。 生前接连参加了巴黎多场艺术沙龙,包括法国秋季沙龙、巴黎独立沙龙与杜勒丽沙龙,尤其是巴黎独立沙龙,可查询到的记录就有11场;而有关他的个展却相当贫瘠,为数不多的4场画廊个展,于阿姆斯特丹举办的2场是由其好友兼艺术赞助人约翰·法兰寇支持,而生前最后一场个展也是小范围的好友聚会。因此,在常玉生前其作品并没有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其生后,可统计到的常玉展览数量为27场,台湾地区就占到18场,可以说台湾画廊及公立艺术机构对于常玉的学术梳理与推广功不可没。
2、出版情况 据公开数据整理,常玉的出版物不少于28本。画廊(9本)、拍卖行(6本)以及博物馆和公教机构(8本)是主要出版机构。 其中,台湾台北财团法人立青文教基金会对于常玉的推广及其重要。于2001年、2011年、2015年与2017年分别出版了《常玉油画全集》、《常玉油画全集第二册》、《常玉素描与水彩全集》和《常玉版画全集》,将常玉的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使一些无款式签名的市场遗落作品重新定义,规避赝品风险。
成交率 85.21% 常玉共有1312笔拍卖记录,成交1118笔。在194笔流拍记录中,以水彩与素描一类的纸本作品居多,偶有版画与品相相对较差的油画作品。 上拍作品以 油画、水彩与素描 为主 93%的作品为油画、水彩与素描。成交量贡献最大的为水彩与素描作品,以693件占总数的75%;成交额贡献最大的为油画,以3,077,888,783人民币占总数的95% 常玉油画罕有,据衣淑凡先后编撰的两册《常玉油画全集》统计,目前常玉油画作品的数量应在300件左右,其中200余藏于私人藏家手中。而至今在亚洲拍卖市场中流通过的常玉作品为134件,滤掉重复交易,流通数量在100件左右;水彩创作亦不超过300幅,素描、速写数量最多,约在2000件左右。
平均年化收益率:56.02% 常玉油画的重复上拍率非常高。统计过1千万人民币的作品共76件,24件作品有重复上拍记录。其中,最高频上拍的作品《白瓶粉红菊》共计上拍5次。7件作品重复拍卖次数超3次。 其中,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作品为创作于1956年的《蓝色背景的盆花》,15年时间溢价50倍;除了《白瓷瓶中的粉红玫瑰》与《镜前母与子》两件作品中间有成交下降,最后也都升值。其余重复上拍作品均呈现上涨趋势,投资回报率可观。
油画作品市场表现
十年间,常玉油画作品的平均价格呈稳步上涨趋势。2019年,其平均价格突破7000万人民币,迎来了平均价格的小高峰。最贵拍品分别出现在2011、2013与2019年。 2011年随着香港艺术市场的冲顶,陈泰铭于1995年所购的《五裸女》以1.28亿港元于罗芙奥成交,刷新其个人当时的最高成交纪录。经过之前的市场试探,常玉的油画市场已进入发酵期。在看到常玉价格快速的成长势头,包括苏富比、罗芙奥和保利等多家拍卖行均加大了对常玉油画的挖掘力度。 2013年,常玉于1940年作的《瓶菊》在山东拍出,以2.06亿人民币再度刷新个人最高纪录。此时,常玉油画均价在1500-2000万人民币。 2014-2018年,常玉市场已步入成熟期。由于前一阶段的大力挖掘,加之常玉油画资源极其有限,藏家惜售。这一阶段其油画均价提升至1500-2000万人民币。2016年,正逢常玉逝世50周年,创作于1950年代的《瓶菊》以1.036亿港元成交,成为第二件破亿成交的作品。 2019年,常玉的油画市场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无论在最高成交额,还是平均成交额上都刷新了其个人最好成绩。《五裸女》再度惊现拍场,以3.04亿港元刷新其个人最高成交纪录。
水彩与素描作品市场表现
十年间,常玉的水彩与素描作品的均价虽然没有油画作品涨幅之大,也在稳步上涨。这一现象可归因于是市场对常玉油画需求的平移,以及2014年与2017年出版的《常玉素描与水彩全集》和《常玉版画全集》,为常玉纸上作品的真伪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2016年,在常玉诞辰50周年之际,香港苏富比举行的“美的想象——常玉人物速写”专场,清晰可靠的作品来源使该专场不仅收获白手套,整体成交价也远超先前估价数倍。其中,创作于1920-1930年代的水彩作品《妩媚》以524万港元成交,刷新了常玉水彩的最高拍卖纪录,可见其纸本作品的市场潜力。 而自此以后,常玉纸本作品,尤其素描速写开始大量出现在市场当中,包括佳士得、罗芙奥均有举办过常玉素描作品专题,无一例外取得热烈的回应。常玉水彩与素描作品的均价也在2016年后突破了20万人民币大关。 2018年,常玉水彩与素描最高价格再次迎来峰值。同样是创作于1920-1930年代的水彩作品,《坐姿裸女》以300万港元成为常玉水彩作品的次高。
高价拍品成交情况 九成以上成交额由500万以上价位拍品贡献:以统计数据来看,500万人民币以下的作品数量仅占总数的11%,成交额却高达91%;50万人民币以下的拍品成交额仅占总数的3%,成交量却达总数的77%。两极分化显著。
创作年代集中于30-40年代以及50年代后:常玉共计18件超5000万人民币成交作品。其中创作于30-40年代的作品有6件,此时正值常玉“粉色时期”,也是其艺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创作于50年代之后的作品有8件,该阶段常玉的艺术创作已进入“黑色时期”,生活的磨练、画技的成熟都在作品中得到集中体现,因此这一期间的作品价位更高。 最高价纪录出现在2019年:本季常玉4件作品过5000万人民币成交。《曲腿裸女》以1.98亿港元拍出,跻身亿元名单;《五裸女》以3.04亿港元成交,刷新常玉裸女系列最贵纪录与个人最高纪录;《聚瑞迎香》以7705万人民币,刷新常玉花卉单位尺寸最贵纪录(除山东春秋拍出的创作于1940年的《瓶菊》外)。
常玉作品拍卖地区情况分析 常玉的拍卖市场主要集中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与法国。 中国大陆与香港是常玉作品销售的主战地,87%的成交额是由他们贡献。此外,作为常玉的生活与作品流传的核心市场——法国与台湾并不是成交额的主要贡献者,合计近四成的总成交量仅贡献了12%的总成交额。而作为全球艺术品成交重心的美国与英国所占的成交比重竟不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