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 毛文轩
在南京江宁区横溪街道新杨社区一王姓村民家中,至今完整地保存着一块《三凤齐鸣》的汉白玉匾,而它的落款是雍正皇帝。说起这块御赐匾额,在王氏后人口中是富有传奇色彩的。
这个居住两千多王氏家族后人的村落,叫红杨墅村。此处据金陵古都约五十公里,最早是吴楚争霸的古战场,放眼四周,丘壑连绵。据史料记载,王姓本源山东,后有部分迁居山西,他们在横溪的由来始于北宋战乱,而后生息繁衍至今。
相传北宋年间,金兵侵犯中原,王氏族人入伍抗金,不想在一次战役中,祖籍山西太原的王姓士兵与两位战友被金兵冲散,流落到红杨墅建屋安家。到了清朝雍正王朝,王氏家族已开枝散叶,形成数十户人家的规模。有一户叫王功赞的村民,生有王以昌、王以秀、王以荣三个儿子,王家十分重视教育,从小让他们饱读诗书,教育他们将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是年,朝廷举行科举考试,没有想到王家三兄弟同时考中进士。当时,考场舞弊之风盛行,有人进谏雍正皇帝,称宫外传闻王氏三兄弟收买考官,考题泄露,得以齐名高中。龙颜大怒,欲依据大清律法,查究严惩。可又有重臣进谏,如传闻有误,错杀贤良,岂不冤枉。于是,雍正皇帝经慎重考虑,一场亲自命题监考的殿试就此而生。
出乎意料的是,王氏三兄弟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文采出众,博得龙心大悦。雍正皇帝当即御书《三凤齐名》并赐匾。同时,下圣旨封王以昌在京城做官,王以秀、王以荣分别任知县。雍正皇帝还亲自为王家御赐对联一副:“大中朝彝铭以鼎,至孝庭宜兆吉昌;文仕英才延世绪,恩光永赐庆源长。”这么一场灭门危机的化解,王家三兄弟举国闻名,也让雍正皇帝公正清明、唯贤是用的做法成为一时的美谈。
王氏兄弟深感皇恩浩荡,即刻返乡兴建祠堂。祠堂共建三进房屋七十余间,修撰王氏家谱,取雍正赐联为子嗣辈分,脉脉延续,效忠朝廷。祠堂大门前立有御赐牌匾,牌坊顶上书“恩荣”两个金子,下为雍正御书的《三凤齐鸣》汉白玉横匾,第三层列王以昌、王以秀、王以荣三兄弟登弟年月。甚为壮观。前进与二进间庭院种有一棵大桂花树,开花时香气四溢,还有两棵高约五丈开外的大梧桐树,也许是寓意“挺有梧桐树、留待凤凰栖”,族中文化底蕴可见一斑。
如今,王氏家族已至“文仕”辈分,祠堂年久失修,部分已被拆除,遗存的房屋在原处散发出古朴沧桑的味道。它如一位老人,似乎在教育王氏子孙,传承先祖遗志,勤奋努力,扬名立万,光宗耀祖,也似乎在讲述一段王氏家族光辉的文化史,使之源远流长下去。
在王氏宗祠规划建设中,祠堂外各房下设小祠堂,立祖训族规,颇为严格。据王氏族人回忆,祖上曾有一人串入盗匪,后被家族将其背绑石狮,沉入深塘处死。族中讲究道德礼仪、忠义、诚信,据说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打到此地,祖辈受恩于清廷,王氏族人组织起青壮千余人奋击太平军,普通百姓与正规军队作战,虽力量悬殊,可他们视死如归,勇猛无比,伤亡惨重。太平军入村,怒火中烧,开展了惨绝人寰的屠村,殃及许多妇弱老幼无辜者,当时村中遍地尸横,十分凄凉。这也是史上红杨王姓族人上演的一场报效清廷的悲歌。此后,王氏族人陆续迁至江宁区禄口镇的杨树湾及溧水、句容等地。但他们祖训中的爱国情怀、血液里流淌的方刚血气从未改变,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涌现了一批参与横山、句容等地抗日的王氏族人,他们有的参加了新四军,有的参加了游击队,有的在后面偷偷做物资保障的支持者,还牺牲了不少族人,成为子孙心目中的英雄与骄傲。
直至今天,王氏族人仍传承着祖先遗训遗志。他们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每年重点大学录取名单都有一些优秀学子在内,每年都有一些适龄青年积极报名参军,每年在防汛抗旱一线都会涌现一批族人身影,每年在各行各业先进表彰上都有王姓的名字。目前,村子是当地西瓜种植的主产区之一,族人们开拓进取、创新有为,探索推广了西瓜嫁接技术,福音周边市县,带动了一方农民致富。王氏后人王金水潜心钻研新品种新技术试种于推广,乐于奉献,被誉为“西瓜大王”,被授予“全国最美家庭”“最美江宁人”“南京好市民”等殊荣,被中央级、省、市、区媒体大量报道,成为新闻人物。
遗憾的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王氏宗祠前进中进已毁。其中,圣旨牌坊毁于“文化大革命”,最后一进如今已破损严重,王氏宗谱也已毁掉遗失,很难寻觅踪影。祠堂向西面的侧门上有“三槐家声远,沂水恩泽长”一联。可见王氏远祖原本山东沂水,后迁山西太原,再由太原迁居江宁红杨墅的。这一珍贵遗迹的保存,让族人们有根可寻,有证可信,并得以查找追溯。
在新杨社区的官武村和欧村,原属王姓欧分(分支),在那里有圣旨“贞节坊”和“孝子坊”各一座,后来也毁于大跃进期间。虽然文物及宗族家谱无从寻觅,但王姓子孙仍代代相传祖宗荣耀,以“忠义”二字传承祖先遗志,以崇尚读书激励子孙后代,以敢于创新争做时代先锋,以家风美、勤劳乐、奉献荣引领新的村风时尚,为地方经济发展出智出力,为国家繁荣昌盛奋发图强,书写王氏家族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