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艺术院校流行这么一个故事:入学时,就知道艺术的边界早就被打破了,学艺术不仅仅是画画和雕塑,还需要炫酷又前卫的技术;一路走来,快毕业了,却发现几年下来所学的技术已经被远远甩在身后,如今的艺术关键词已经变成人工智能、云计算……
就像是2016年的新媒体展上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或许是日本艺术家池田亮司的《普朗克宇宙》,镜头炫酷,充满未来与科技感,而2019年让人印象深刻的新媒体作品则或许是绘画画的机器人小冰。艺术前进的脚步,我们只能快步追赶。
这也折射出当今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今天学习的技术与知识,明天可能就会过时。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教育何去何从?在艺术院校中,除了知识与技术,学生又应该学些什么?
论坛嘉宾合影
在新科技、新功能不断推陈出新,跨专业、跨技术、跨文化成为主流的当今,谈论这一话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此,上海首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联合十大著名艺术院校院长推出了“全球院长峰会”。院长们从各自院校的实践经验出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或许,这些答案都只是现阶段的实验与尝试,但却足以让我们窥见未来艺术教育的模式与方向:跨学科与跨文化。
十大院长的论述各有千秋,无论是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的哲理深思,还是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的诙谐幽默,抑或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副院长Naren Baefield的鞭辟入里,他们都在站在时代最前沿的同时,深深地扎根在当下土壤里,他们从各自的地域出发,结合本国或本地区的地域特点,朝着艺术改变人类,艺术改变世界的方向努力着。
为最大限度的传递个中含义,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根据演讲主题,删繁就简,按照现场发言顺序,阐述如下。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高世名:要学会成为自我的创造者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
150年前,尼采放言要重估一切价值,今天我们似乎面临同样的历史关口。我们正在切身参与一次极具颠覆性的技术和认知的变革。同时我们也共同见证着一个哲学、艺术、技术、政治和伦理都在全面重构的时代。
对艺术教育而言,教与学,艺术的感性经验,知识的生产与传播,甚至人的形态和我的意义,都在这场技术的加速中被重新定义。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构建艺术教育的新方式和新框架?对新方式和新框架的想象,未必是一味地瞻望未来,未必一直往前走,有时候也意味着要回溯本源。中文非常古老的“艺”字,原初的写法本来是一种种植和培育,二者统一于人的成长与培育。
同样在古希腊人的经验中,哲学教育和艺术都是作为一种自我的技术,统一于古老的神谕,它要人关心你自己。这里所说的关心,既是指一种侍奉、训练,同时也意味着沉思,也就是说,主体为了达成真理用来塑造自己的探究、实践与体验。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展厅现场
张培力、耿建翌与他们的学生们
在二十一世纪最初二十年,人的发展与时代、科技的发展失调。今天我们必须重新发明一种人学,这需要我们重新回归到艺术和教育的本源,就是关心自己,并且重启一种自我的技术。当下艺术和教育的根本责任,就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推进人的保存与发展。为此学院和教育者们需要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思想空间,需要重新思考艺术和教育、创造与传播、生产与消费、社会与自我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共同追问面对技术、信息、资本全力网络构建起的总体性的全球治理,我们如何重塑艺术的创造和艺术的教育?面对这种全球治理所带来的新的生命政治,作为一种仁学的艺术和教育应该如何展开?
最近40年以来,各种新技术构建起了人类各种各样的“假肢”,这种庞大的假肢体系正在废除我们的感官、废除我们的感受力,割裂我们的身心。未来人类的根本困境就是感性贫困,身心分离。在此艺术或许有所作为,它必须要有所作为。这两年我一直反复提醒我们有两个AI,一个是人工智能,另外一个是艺术的智性,而艺术智性通达的就是一种上手的记忆开启的知识,一种感同身受的知识,一种身心发动的知识。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展厅现场
张培力、耿建翌与他们的学生们
学院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意识到世界上存在种种不同的世界观,在世界观的交互中激发他们想象世界的能力,创造可能世界的愿望,让他们对事物的复杂性和敏感性慢慢地呈现出来,让他们逐渐体会到有那么一些眼光,有这么一些做法,有这样一种感觉甚至有那么一种活法。
这是艺术教育中最为难以言说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教育问题就是艺术问题。这个意义上艺术教育必须以艺术起作用的方式进行。艺术和教育是同一件事,一种自我创造的精神生产,一种以人的社会性的构建改变生活、改造世界的点滴工程。艺术的信息在人群中传播,在团结中相互学习交互展开,在高度整合化、自动化的社会中,艺术和教育能够开辟出想象。这种艺术教育将在讯息景观资本的多重现实中,为感受力拓展出一片新的田野,为创造力开辟出一个新的战略空间。中国美术学院倡导的艺术教育,并不是艺术界的艺术和大学里的教育,而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更加根本的东西。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展厅现场
张培力、耿建翌与他们的学生们
每个学生都要知道要混世界不要混艺术界,为了人的保存与发展,艺术教育必须是一种贯穿群我、打通身心的知行之学,一种自我创造的技术。
综上所述,我认为目前在艺术学院中最应该学的就是成为自我的创作者。因为艺术教育的过程,首先是艺术主体性的创造过程,艺术起作用的过程就是艺术家自我再生产的过程。当然艺术家的目的不只是创造自我,他还要改变世界,这两者息息相关。像我的同事所说:改变世界的根本是改变人本身,改变人的根本是改变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当你改变了人看世界的方式,就改变了人本身,也就改变了世界。
最后我想以艺术家黄永砯,刚刚去世的校友他的三句话作为结尾:1.艺术是一种危险的生活 2.创造力从来不能单独存在 3.艺术必须超越艺术本身。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
Naren Barfield:要学会让自己变得“难搞”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Naren Barfield
在艺术院校里,应该学的是让自己变得“难搞”,这是一件十分考验智慧的事情。“难搞”往往意味着不接受现状,甚至挑战现有的传统,并经过反复思考给出自己的答案。在艺术院校里,你要尊重但并不需要一味遵守老师的要求和观点,你不需要总是做三好学生,甚至不需要遵守理性,你要考虑一些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的问题,在找到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后依旧不要放弃,而是试图找第二佳的答案,并扪心自问,这一答案是否优于最佳。如果一开始找不到也没关系,成功总是需要异于常人的耐力与决心。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展厅现场
箫伯纳曾说,理性的人是自己适应世界,而一切进步都取决于不合理的人。要想成为那个“不合理的人”,就必须要让自己变得“难搞”,要去都要挑战既有的智慧,去适应、测试并且考验那些既有的智慧。这也是无数艺术家、艺术品留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不配合这个时代。要想不配合时代,就必须学会创新、协商、协作和团队精神,这些技能能够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走向成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改变世界,而不仅仅是改变艺术行业。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展厅现场
我们一直在讲要学会让自己变得“难搞”?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自己“难搞”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也就是要学会问问题:现状合理吗?是否可以被改进?是否可以变得更加公正公平?为了改变现状,我们能够做什么?有没有什么新的视角?现有的智慧技能专业知识是否有效?是否和现状相关? 总而言之,你需要尝试证明现有的思维方式是错的。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展厅现场
要找出问题,需要敏锐的洞见,这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找出问题,也是一个人职业生涯中的核心竞争力。你要思辨,要学习,但不要被现有的方法困住,你需要不断地吸收进步,开发自己的逻辑体系与思维方式,并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你会觉得以前的方法不能解决新的问题?有没有新的方法可以解决?你需要通过实验培养你的好奇心,你的实验方法、材料等等,如果在艺术院校中不实验的话,你还能在哪里实验呢?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展厅现场
此外,你还要学会失败。你要拥抱失败,而且诠释并且分析失败。你从失败中学到的会比成功更多。失败会让你拥有更强的复原力,更是你整个职业生涯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事实上,在现实中,没有什么东西是美术学校必须要教的,而且有可能你所学的也不一定是我们能够教的东西。那么,为什么还要有艺术院校?艺术院校的使命又是什么?在我看来,艺术院校的存在是要用感受与表达的形式,让世界变得更加令人愉悦。当然,也需要为毕业生提供技能。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展厅现场
也就是说,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止于艺术。当今时代,人类面对的挑战太复杂了,我们不能仅仅是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需要协同合作。因此,在教育上,我们需要加强自主性及各个地域、各个领域间的协作。我们不能服务创新,我们应该要像企业家一样引领创新。
总的来说,我们只有变得“难搞”,只有思辨,才能把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才能改变社会及时代的不合理,提升理念的创造力,传承文化,才能改善人类生活,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