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缘起网名“江上”的网友于10月14日下午在个人微信公众号“江上说收藏”上发布 “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的文章,直指重庆大学博物馆展出了大量赝品,并附上了展品和真品的对比图片。“江上”表示,这些仿制品不仅工艺粗糙,而且颠覆文物常识,不仅行家看了会直摇头,连普通参观者也会发现破绽。
10月14日,一篇发表在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将这所刚迎来90周年校庆的大学推上了风口浪尖。
事件缘起网名“江上”的网友于10月14日下午在个人微信公众号“江上说收藏”上发布 “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的文章,直指重庆大学博物馆展出了大量赝品,并附上了展品和真品的对比图片。“江上”表示,这些仿制品不仅工艺粗糙,而且颠覆文物常识,不仅行家看了会直摇头,连普通参观者也会发现破绽。
对于此事,吴女士表示,家里人都觉得很无辜,“父亲一生致力于艺术教育,收藏也是他的爱好。做了这样一件善事没想到遭遇了网络上舆论的批评。”吴女士还对记者表示,在展品移交给学校之前,吴教授主动要求校方对展品进行过鉴定。
质疑文章有图、有视频、有介绍、有对比、有分析,但博物馆方的当事人并不承认。15日下午,博物馆展品捐赠者吴应骑教授的女儿吴晓妮回应称,展品移交给学校前已经过了校方的鉴定。
曾供职于国内知名博物馆的一位权威文物专家表示,不能说重庆大学博物馆展览的展品百分百是赝品,但至少从公布的展品图片看,可以用“荒唐”二字作为评价。
“江上说的”文章提到,馆藏文物均由重庆大学教授、著名收藏家吴应骑捐赠。
“整个过程中,真正的专家参与度可能很小。这种笑话才会层出不穷。” 武黎嵩说。
很多人都质疑博物馆展品真伪究竟如何。
事实上,重庆大学博物馆事件并非个例,民间捐赠赝品着实颇多,就像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长沙窑人物贴塑大执壶,为民间收藏者所捐,曾被认定为国宝级的文物,但疑为赝品。
古玩市场的赝品交易已成常态,各种制假作假手段应有尽有,比如字画,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从绘画、题款、制印、裱贴到销售“一条龙”制假售假产业链,运作缜密,分工明确。
八十年代中叶至九十年代是古玩赝品的萌芽期;九十年代中叶市场开放后造假之风逐渐猖狂起来;2003年至现在古玩造假已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