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的颜料中含有一定杂质,因此在绘画和烧制过程中颜料色粒经常会向某一处聚集而形成我们常说的积青处(颜色深重发黑,也有称凝聚斑)。这种积青处偶然会产生结晶斑,被俗称为“铁斑”。“铁斑”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结晶斑中不只是“铁”,还有其它各种不同的元素。如果仅把它和“铁”的形态联系起来,说成是“铁”态或者什么“铸铁”之样,就离题太远了。
我们现在还不好说它叫什么“化合物”,经化验其中确实含有铁成份或锰成份,属于颜料中所带来。而且由于每只器物所用颜料不同,形成的斑也不同。比如,以苏勃尼青颜料为主的进口料,其中含有较多铁的成份,结晶斑中必含铁。以国产料为主的颜料,其中含有较多的锰成份,结晶斑中必含锰。因“铁”和“锰”之差异,故其斑色也有很大差异。
元青花瓷的积青处和铁斑
这种结晶斑正如有的论点所说,它本身是一种工艺缺陷,即使在元代,人们也是尽力避免不出现或少出现,但事实上却造成不同结果:有的器物斑明显,有的器物斑不明显,有的器物斑多,有的器物斑少。有的斑大,有的斑小。所以今天拿这一缺点来做鉴定时,实不宜仅凭一两只器物所见来代替全体,也不能凭此器所见否定彼器未见。更不能轻易以此来否定那些尽善尽美之器(斑少、斑小或斑不明显者)。元青花瓷的结晶斑到底是一种什么“物态”,目前随着所发现实物及证据的增多已能给以一定解释。
元青花瓷的积青处和铁斑
由于元代时不论进口颜料或国产颜料均含一定天然杂质,使其在绘画的笔势和烧制过程中自然聚集形成点或条带,并吸引较大的颜料颗粒向这些点或条带处集中,当釉冷却后便形成我们所见到的具有凝聚效应的深重颜色的积青处。应该说,在整个釉表的画面中这种积青处最为多见。如果是苏勃尼青料的话,这种点状或条状的积青处还往往有较明显溢出的晕散现象,称做“斑状流散”、“条状流散”(凝聚而晕散的称法,苏勃尼青颜料颗粒较粗)。
元青花瓷的积青处和铁斑
还有,在烧制过程中,如果这些点状或条状的积青处附有过量杂质,而这些杂质中含“铁”或含“锰”等成份又超过临界值,便会以积青处为基础形成不同成份的结晶斑。苏勃尼青料因属含铁成份高的矿物钴料,故形成以含铁成份为主的结晶斑,俗称“铁斑”。而国产料因属含锰成份高的矿物钴料,故形成以含“锰”成份为主的结晶斑,俗称“锰斑”。
一、结晶斑形状(用40-80倍放大镜比较看):
1、点状、碎点状。放大可见有的为变形圆点纹、不规则滩涂点状联缀纹等。有的为丝状松散或滩涂丝状放散混合体纹。
2、条状。放大可见有的为丝状纹或网丝纹,或不规则滩涂点状联缀纹,或变形条点混合丝状纹。
3、丝散状(丝纹、网纹)。放大可见丝状松散纹。
二、结晶斑颜色(40倍放大镜看):
1、以苏勃尼青料为主的结晶斑:黑、黑灰、灰等并略泛褐色。
2、以国产料为主的混合料结晶斑:蓝褐、灰褐、黄褐、褐色等,均有深浅。
此外,有些器物斑偶尔近看闪银亮(也称锡光斑,苏勃尼青料中若掺入一定国产料易出现此斑)。
三、结晶斑的凹凸现象。
结晶斑因凝聚较多杂质铁或锰等元素,在烧制形成中往往造成向釉表内沉降(所谓“吃胎”或“钻胎”现象)。从而使积青处形成点点或条条凹凸,用手抚摸能感觉到。结晶斑就在这些较低的凹中形成。大多结晶斑略低于釉面,但也有平于表面的(这种平于表面的斑实际在许多出土瓷片和出土器物上不少见)。国产颜料中的结晶斑还存在个别现象,如某些斑的根部陷于釉内,而尖状的顶部会凸出釉表,如同火山坑的形式(有根)。这也是须认真掌握的。
四、积青处现象的重要性。
通过前面对积青处的描述,我们还想进一步说明积青处是在一笔划或随笔连续作画时,颜料颗粒同杂质顺势聚集并经烧制凝聚泛出的深色条、点带,可看出其中没有故意的停笔、抹笔、重笔、加重用笔态等。也就是说,积青处的形态,完全是一种随笔势而出的自然连续态、旋转态、末端点状停止态等。一句话,积青处为顺势而现之物态。 掌握积青处特点十分重要。通过积青处的观察,可以领先一步有效区分开真假器物。凡真品器物积青处均为自然泛出的深色态。仿品则完全靠手工涂抹伪造。因此看积青处自然与否,便可心中有数。这里,正确区别“自然”态还是“手工涂抹”态是关键,一定要防止把“自然态”看成“手工涂抹态”,或把“手工涂抹态”看成“自然态”。因此无论真品仿品都要事先多看,特别是仿品更要多看,不能因为是仿品就不看或少看。如果能多看仿品反而能更有效地帮助我们进行辨别,避免被动失误。
五、对结晶斑的再认识。
前面提到,结晶斑实为一种缺陷,在元代加工时也不以其为美并尽力克服。越是在元早期,这种有斑现象越多,斑也稍大。而在进入中后末期随着加工术提高,这种现象得以改善,斑变少变小,甚至不明显至没有。即我们后来看到的每只器物因历史年代不同、窑口不同、加工手段高低不同,反映在其表面的效果不同。越是精美完善之器,其结晶斑越是显弱或不明显,不少器物反而还须使用放大镜看。应注意的是,那些高仿品所造“铁斑”,为了显眼迷人,把“斑”都做得较大,已弄巧成拙。
经反复比较,高仿品“斑”之特点,可用一句话概括:不黑也不黄(褐)。不黑,即表面为新鲜单一的铅灰色,如同灰渣片或马口铁烟筒灰渣皮,均较大。其灰和真品灰相比,已是新鲜得不能再新鲜了。没有老旧苍桑感或锡光感,更无暗里呈现的偏黑或偏蓝的气色。不黄(褐),即表面没有经过长久岁月形成的如老锈一般颜色的褐黄红色,这种褐黄红同暗黑或暗蓝结合在一起的色,为一种复杂的色别复合体,俗话叫“立体色”。因此色不对,仿也无意义。
仿品斑唯一能做到的是下沉,特别是早期的仿品斑如上所说为一块块碎的灰铁渣皮,只见铁渣皮中间部分往下沉,而边缘却还搭在釉坑边沿周围没下去。这种样子和真品斑不一样。真品斑若下沉在坑内,或以丝纹斑、网纹斑、滩涂斑等平浮于釉面(认真观察比较可发现)。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目前仿品斑有做得不错的,能沉入坑内,颇显迷惑。结晶斑真假之分最难区别的也就是沉浮凹凸现象,观察起来一直比较困难。目前的困惑是,我们所见不少出土瓷片或馆藏器物很难精确断定斑的形态是否属于在“坑”内,即用肉眼看到的结果和用放大镜看到的结果存在着很大不同(肉眼看到斑下沉,放大镜看到斑却没有下沉,且无标准),如上海博物馆缠枝牡丹纹大罐、包头博物馆缠枝牡丹纹大罐及包头燕家梁元代遗址出土元青花瓷片等等。另外,不少真品器物结晶斑中存在平浮于釉表的丝纹斑、网纹斑、滩涂斑等,这也是我们不得不注意的一个方面,实不宜因看到有平浮斑即轻易否定。因此在沉浮之感问题上尚存在很多争论目前实无妥当结论。
根据这些情况,我们以为,看斑目前比较稳妥的做法还是看色,看自然状况,看在积青处的形成状态,看它们存在不存在人为的故意性。至于斑是否陷于点坑内或浮在表面并不主要。对于真品丝纹斑、网纹斑等,仿品尚做不出来,这也可以成为我们辨别时心中有数的重要方面。
元青花瓷的结晶斑(铁斑),对元青花瓷的判别虽有作用,但还不能够达到评判真假的绝对化程度,不具备一点定真假或断是非的重大特征所具备的威力,还是做为参考点为宜。因为说到底,结晶斑的千变万化和极个别现象,即使是多年高手老手,也会有走眼漏针之时。一定要和积青处及其它重大特征联系起来看方稳妥(史爱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