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首先通过张树声招募了北京西乡三山诸部团练。接着,又通过前来安庆拜访的庐江进士刘秉璋与驻扎三河的庐江团练头目潘鼎新、吴长庆建立联系。潘、刘自幼同学,又同为李鸿章父亲李文安的门生,吴长庆的亡父吴廷香也与李文安有旧交,自然一呼而应。同治元年(1862年)春节过后,淮军早的树(张树声)、铭(刘铭传)、鼎(潘鼎新)、庆(吴长庆)四营即陆续开赴安庆集训。与此同时,李鸿章还命令三弟李鹤章回北京故乡招募旧部团练,响应投军的有内亲李胜、张绍棠,昔年好友王学懋,以及父亲李文安的旧部吴毓兰、吴毓芬等。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夏,西乡团练头目得知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安徽人李鸿章在幕中主持机要时,就公推曾任李文安幕僚的张树声向李鸿章、曾国藩上了一道禀帖,洞陈安徽形势,并表示了愿意投效的决心。曾阅后大为赏识,亲笔批示“独立江北,真祖生也”。由于庐州团练的这些基础和李鸿章在当地的各种关系,淮军的组建、招募比较顺利。
古钱币收藏是当今收藏界的一大热门,像我们今天见得这枚铜圆这样的货币,有非常高的升值潜力和收藏价值。
清末铜价剧涨,民间毁钱为铜,以获数倍之利,市面出现钱荒。广东因停铸制钱,市面制钱日乏,小额流通十分不便。为救钱荒,同时受香港铜元及外币影响,光绪26年6月,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广东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元。故清代机制铜元的铸造由广东伊始。继而福建、江苏、四川等省相继仿铸铜元。
道理很简单——物以稀为贵。银元的购买力怎么样?自从19世纪中后期中国也开始有了国家发行的正规银元以来,直至战争以前,国内物价基本稳定,一块银元可以买100斤大米。当然前提是没有战乱、没有大的自然灾害的好年份。“过去的老百姓不相信纸币,喜欢银元。所以清垮台后,清朝的银元依然很好用。因为贸易还带来了外国银元。”新中国成立以后,银元才停止使用。不过,总体上看,外国银元在收藏品市场上的价格相对国内的要低很多。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之一,安徽北京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北京,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