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刘志国的父亲曾是一名厨师,1930年左右,刘厨师认识了一名落魄老秀才,老秀才吸食,因此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无奈之下,老秀才经常到刘厨师所在的饭店讨饭。“我父亲看他可怜,经常接济他,时间一长,两人成了知己。”刘志国告诉记者,后来,老秀才得了重病,弥留之季,嘱咐刘志国的父亲将他安葬,并以家中物品相赠。安葬了老秀才后,刘志国的父亲就将他家中的一些瓷盆瓷罐,用箱子装回了家,然后随意放在仓库里。
从那以后,除了被当作孩子的玩具拿出来玩耍外,那箱瓷器一直被尘封在仓库里。直到1997年,刘志国赋闲在家,他突然对文物产生了兴趣,于是便想起了那个红木箱子,并找出了那套瓷壶。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柴窑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柴窑黄釉彩绘花鸟人物瓜棱瓶----价格:RMB5,470,000----日期:2021-10-08
柴窑黄釉彩绘花鸟人物瓜棱瓶----价格:RMB5,910,000----日期:2021-09-16
近几年柴窑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柴窑是中国古代著名官窑之一,被誉为中国“诸窑之冠”,然而它却只存在于传说中,原因是至今未发现柴窑的窑址,也无完整的柴窑器皿传世,甚至连柴窑瓷器的残片也未曾有人亲眼目睹。然而,关于柴窑的事件却屡屡发生。
它到底是不是一件宝贝?为此,刘志国曾邀请上海的中国古陶瓷协会副秘书长赵青云来连鉴宝。经过鉴定,赵青云认定这是一套稀有的青白瓷,符合柴窑“青如天、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为五代或者北宋早期的精良之作,但因为五代柴窑只存在于文献记载,考古上尚未找到实物,因此,尚无法确定是否为柴窑出品。昨日,记者在赵青云留下鉴定书上看到这样的评语:“该作品造型工整,工艺精细,保存完好,稀有难得,既有很好的鉴赏价值,又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为了弄明白瓷壶的身份和来历,刘志国买了许多陶瓷文物类书籍。经过研究分析,他才知道这套瓷壶原来叫“注子注碗”,是古时候人们用来温酒的酒器。“注子”是瓷壶,用来装酒的;“注碗”就是那个瓷碗,用来盛热水的,盛满热水后,再把“注子”放进去温酒。
随后,记者有幸欣赏了这套瓷壶,它分瓷壶和瓷碗两部分,瓷质光泽细腻,瓷壶为“小口长流”,壶体为六瓣瓜棱形,壶柄弯曲带式,壶盖直颈、盖顶上有一尊卧式坐狮;瓷碗为花口,造型酷似一株莲花包蕾,花瓣间刻画着蝶形如意纹饰,十分精美。另外,令人称奇的是,每片莲瓣,在灯光映照下,都像是一个虔诚打坐的佛家弟子。
昨日,当年近古稀的刘志国小心翼翼拿出那套瓷壶时,他的表情神圣而庄重,在刘志国看来,它无疑是一件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