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手炉又称“袖炉”、“手熏”、“火笼”,是旧时宫廷乃至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是从火盆使用中演变过来的。到了唐代,人们开始用铜制成手炉,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时的手炉器型以“簋簋之属为之”,即方圆二式,里面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小型的可放在袖子里“熏衣灸火”。
在明清时,手炉制作达到了高峰,其造型多姿多样,另外,在考虑手炉的坚固性和美观性的同时,工匠们将炉底分别设计成平底、凹底、奶足底、荸荠底等,并且在手炉提把上也作了艺术设计。考究的纹样装饰,通过刻画几何形纹饰、吉祥纹饰等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希望、追求、吉祥等。精美的雕凿和錾刻工艺。运用镂雕和錾刻两种工艺,在炉盖上刻有镂空的花鸟或吉祥图案,有的还在炉身上雕刻人物、花鸟、山水等纹饰,达到了手炉艺术形象的完美。
收藏手炉不仅能够增值保值,更主要是满足人们追求生存质量和精神品位的要求。如今,手炉一般不会用来当作暖手用具了,收藏者大多是搁置在博古架上,作为摆设来欣赏,另外,还可用来代替熏炉焚香、用作插花道具等。
自古以来,制炉工匠仅是民间艺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如果没有文人吹捧,将会永远埋没在历史的尘土中。手炉,虽然存世量极多,品种也十分丰富,但它不可再生,总量再多也只是一个定数。从全国来看,它的数量实在太有限了,而热爱收藏手炉的人却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日益膨胀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的市场。于是,出现了有限的手炉面对无限需求的市场这样一种局面,正是这“物以稀为贵”的因素,造成了手炉价格还要向高峰攀登。
炉体厚重,炉柄上丝毫没有焊接的痕迹,技艺高超,铜质匀净,光泽柔和,造型朴实,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是斋房文玩,极富文人书卷气,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收藏价值。
征集范围:
名家字画: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精品陶瓷:古代各窑口到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杂项清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明清
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
广州艺博会由政府牵头主办,相当于上海世博会水平,超高级国际水准艺术品交易会,最大型现场现金交易会;千载难逢,一年只有一次;目前已成功举办20届,四天展览时间人流量超几十万,日成交额达到几千万;邀请的都是全球顶尖的投资收藏家,像刘益谦,扬子等这些国内的知名大买家也会去到现场,各文化局领导,各博物馆负责人都会去到现场进行藏品甄选;届时将通过电视,杂志,报纸等最高端媒体进行全方位推广宣传;
如有相关藏品需要出手的,
项目负责人: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