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拍卖行免费上拍丨30万高端收藏家在线竞买
微信搜一搜“收藏雅集” 联系我们_进入私人收藏家论坛
广告
你在玩收藏的路上交了多少“学费”
素材来源:原创 | 编辑:核实中... | 发布时间 :2025-03-19 | 737 阅读 | 分享到:
古董收藏,到底什么是收?

什么是藏?

古董收藏这一概念具体讲的又是什么?

我想大多数的古董收藏爱好者们自己也不清楚这一概念。

也许只有少之又少的一部分古董收藏者们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收藏这一概念。

走上“收藏”这条路上的收藏家们一定有着不少人在这条路上栽过跟头,上过当,买到过自以为是真品的赝品。

想过放弃但又因为心有执念而坚持下来,从而对古玩收藏方面的知识积累越来越多,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更有甚者也许会成为某一古董收藏方面的专家。

但是想要真正的走上收藏这条路并不是靠收藏家们看几期鉴宝类节目,翻看几本古董收藏类图书,逛几天古玩市场就可以自成是古董收藏家了。

而是需要你在古董市场业界类进行长期的观察,实践和接触里面的各类人,在观察的同时学会偷听、偷学、偷记的方法。

在各大市场中用敏锐的观察力来去找寻真正的业界行家。

古董收藏这条路需要收藏家们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有金钱。

对于古董收藏,收藏家们必须以平常心来对待这一爱好,切记不要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

古董收藏一夜暴富靠的是运气,但是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运气,因为翻车现象时常发生。

古董收藏家们在收藏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及其心理素质。

还需要对金钱、名利、情感及个人情绪方面有着极强的自控力,以及对于收藏家自身来说还需要有着正确的生死观。

古董的收藏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这也是警示着收藏家们对待这一方面的知识需要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收藏水平和鉴赏能力。

这古玩界有着这样的一句行话:“真古玩不见得会多花钱,假古玩也不见得会花钱少”。

大多数的收藏家们一般也都是通过自身多年的实践来证实这一观点。

这句话虽说金钱是古董收藏的重要条件,但是其收藏家们自身的知识储备和鉴赏能力才是收藏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古董收藏这条路从来都没有一蹴而就的机会,真正的行家总是在这条路上细水长流,不断的吸取前人的经验来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从而以用最少的金钱投入,来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竹木牙角器等古玩杂件精品赏析及成交价钱参考:1:清康熙漆金木绿度母坐像,尺寸:高99.5厘米,估价:HKD 1,800,000 ~ 2,600,000,成交价: HKD 5,460,000 ,成交时间:2016.11.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秋季拍卖会。

藏传佛教中的绿度母据传为观音菩萨的眼泪所变成。

其为所有度母的主尊,乃是观世音菩萨为「度化众生」而示现的神变相之一。

在藏传佛教绘画和彩塑中因身呈绿色,故称绿度母。

绿度母有站姿及如此像般的坐姿,其右脚前伸表示驱除恶魔,左腿单盘向内弯曲则表示功德圆满。

绿度母形象自元代起始,至明清以后,深受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传入和影响。

康熙年间,许多藏传佛教寺院均供奉绿度母,其造像表现出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造像于一身的风格。

康熙时期的造像更多地融入了蒙古造像中可见的力度感,尤其是肩胸及四肢的雄健之美及手脚的柔软度。

面相多丰圆适中,较为秀美。

眼精略为上扬,而上眼睑呈弧形。

2:清乾隆木雕金漆普贤菩萨像,尺寸:高120厘米,估价:RMB 2,800,000 ~ 3,500,000,成交价: RMB 5,290,000 ,成交时间:2016.05.14,拍卖公司: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佛教传入中国后,龛又指掘凿岩崖为室,安置佛像,即供龛。

在中国云岗、龙门、敦煌等石窟中均能见到。

此后,又出现了将石、木或其他材料做成橱子形小阁供奉佛像,但大都是与佛堂建筑同期进行,尺寸上有一定规范的较大佛龛。

而在故宫中,独立于建筑主体之外,可随时拆迁并与佛像有多种组合关系的小型供龛,则在数量、样式和艺术特征上远远超过了传统的佛龛。

本品红漆戗金佛座佛座,即为此类,红漆地上饰戗金花纹,尺寸较大,值得收藏。

木雕佛像是指用各种木质材料雕刻塑造的佛像。

其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释迦牟尼佛时代,古印度就出现了木雕佛像,它就是著名的旃檀佛像,又称优填王造像。

佛教传入中国后,木雕佛像很快便被国人接受,据史料记载,东晋著名雕塑家戴逵曾雕造一组丈六无量寿佛及菩萨像,首开我国木雕佛像之端序。

历史上,木雕佛像无论在印度还是中国都十分流行,是佛像艺术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品种,在佛像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

然而,由于木雕像不易保存,容易毁坏,现存实物同其他种类佛像相比明显不足,而早期造像尤其稀少。

这一情形在国际佛像艺术品市场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直接导致市场上木雕佛像为人争相追捧、价钱居高不下的奇特现象。

这尊木雕金漆普贤菩萨像是一尊非常困难得的木雕佛像,可以说是近年国内市场出现的一尊品级最高的木雕佛像。

面相饱满,慈眉善目,法相庄严。

上身赤裸,胸前挂相圈和长链;下身着长裙,衣纹飘逸自然,密集的裙褶上缀满联珠式璎珞;双肩披大帔帛,手和足部饰有钏镯。

呈丁字步站立,头部高昂,略向右偏,躯体浑圆,身体重心明显倚于左侧,姿态优美而富于动感。

菩萨身下有圆形莲花座和方形束腰式金刚宝座,身后又有巨大的舟形背光,共同彰显出菩萨福德与智慧的圆满与庄严。

再看它表现的题材。

根据菩萨的姿势和全身的装饰,我们一眼便可以确定它表现的是一尊菩萨像,而且还可进一步确定为八大菩萨中的一尊。

它是什么菩萨像呢?

方座上雕刻的动物给出了答案。

方座的束腰部位雕有二狮拱卫一象,象居于中央,无疑代表的是尊像的坐骑;哪位菩萨以象为坐骑?

自然就是普贤菩萨。

对比雍和宫菩萨殿供奉的八大菩萨像,此尊姿势及手印也与雍和宫八大菩萨像中的普贤菩萨完全一致。

因此可以肯定此像表现的正是佛教八大菩萨像中的普贤菩萨。

接下来看它的工艺。

此像以楠木雕刻,雕完后又进行了塑形并漆金。

从造像表面的自然裂纹和台座破损的痕迹可以明显看出,它采取了我国古代传统的木雕工艺。

其完整的工序是:先用生漆包上麻布,用漆灰塑造所需的形体;而后是漆金, 工艺繁简不一,有贴金、上金和泥金三种不同,过去北京行话称“一贴三上九泥金”;最后是罩漆,即在装完金的佛像表面再罩一层薄漆,既可保护装金,又能使佛像表面产生光亮的效果。

最后看它的时代与风格。

此像从整体到局部,从表现手法到製作工艺都体现了清代乾隆时期藏式造像的鲜明特点。

如菩萨方正的面形、写实的衣纹、匀称的比例、规范的造型等,都是清代中期内地藏式造像的基本特征;菩萨的花冠、珠链及钏镯的样式与清代内地藏式菩萨装造像如出一辙;菩萨的造型样式也与时代完全相符,在北京故宫、雍和宫和承德外八庙的佛堂中常见其样式与组合;而菩萨台座与背光的造型样式及上面的雕刻纹饰,更是清代乾隆宫廷造像上流行的样式与装饰风范。

综上可见,此像是一尊清代乾隆时期的木雕金漆普贤菩萨像,其完美的造型、典雅的风格、高贵的材质、复杂而精细的工艺,体现了清代乾隆时期宫廷造像的鲜明特点,展现了清代皇艺术气象,具有重要的文物艺术和收藏意义。

最后,根据清代宫廷造像的历史分布和与现存宫廷木雕造像实物对比分析,这尊木雕金漆普贤菩萨像与承德外八庙有着一定关系,因为承德外八庙是清代乾隆时期皇家寺庙和宫廷造像最多和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当时木雕金漆造像最为流行的地方。

外八庙是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东北部八座藏传佛教寺庙的总称,先后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间陆续建成,因地处北京和长城以外,故称外八庙,包括溥仁寺、溥善寺(现已不存)、普宁寺、安远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广缘寺。

外八庙各殿堂原来供奉佛像无以数计,但经清末民国外国列强的破坏和洗劫,所剩不多。

现存造像大多为木雕金漆或夹纻像,采用中原地区的传统技术雕製而成。

它们皆由皇家招募的工匠製作,如其中的五百罗汉像史料明确记载出自杭州工匠所为,所以代表了当时佛像雕刻技术的最高水平。

此像在时代、风格、工艺和体量等诸多方面符合承德外八庙殿堂供奉,因此我们认为极有可能出自承德外八庙中某一寺庙殿堂。

3:清康熙竹雕《西廂记》相送图笔筒,尺寸:17厘米,估价:HKD 3,500,000 ~ 4,000,000,成交价: HKD 5,160,000 ,成交时间:2005.10.23,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5秋季拍卖会。

4:明朱三松制乾隆御题竹刻七贤图笔筒,尺寸:高15厘米,估价:RMB 3,500,000 ~ 5,500,000,成交价: RMB 4,830,000 ,成交时间:2011.06.05,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三松作”款。

本件笔筒截竹制作,竹色红润,以高浮雕与镂雕结合的技法雕刻,松下老人相聚作诗的画面,人物神情毕现,苍松浓密,崖石叠嶂,层次鲜明。

山石间刻书乾隆御制诗一首,文曰:“诡石苍松境致幽,其中七老恣优游。

若而底用征名姓,总是人间第一流”(见《乾隆御制诗 · 四集 · 卷八十五》),署“乾隆御题”款,并“古香”、“太璞”二方印,旁侧又阴刻书“三松作”款识。

笔筒雕刻题材为唐代“七老会”的典故。

讲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晩年家居洛阳,招请好友九人宴饮。

其中胡杲、吉皎、郑据、刘真(一作刘贞)、卢真、张浑与白居易均年在七十以上称七老会,宴罢各赋《七老会诗》一首。

整器刀法简练而人物情态传神,展现作品极高的构图技巧和审美功力。

同类型款与清宫旧藏的“朱三松制清代竹雕对弈图笔筒”如出一辙,可见朱三松颇善镂雕,喜文人题材,作品多为竹刻清玩。

朱稚征号三松,为小松仲子。

生卒年不详,所制作品有署崇祯年款,卒年或已入清。

陆扶照《南村随笔》说:“(三松)善画远山淡石,丛竹枯木,尤喜画驴。

雕刻刀不苟下,兴至始为之,一器常历岁月乃成”。

虽然朱松邻为朱氏竹雕开创者,但发展到朱三松,技术更加精炼,所刻笔筒、臂搁、香筒等物在当时便是极珍贵的珍玩,嘉庆帝对朱三松的作品也是情有独钟,尝题“传神只作萧疏笔,经久由来以朴存”。

明代中叶以前,尚没有以刻竹闻名者,自正德、嘉靖以降,始有三朱、李、濮诸人。

三朱者,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祖孙三辈。

朱氏本为新安人,自宋建炎移居华亭,又六世而东徒,遂为嘉定人。

三朱开创了竹刻“嘉定派”。

清赵昕撰《竹笔尊赋》谓“疁城以竹刻名……镂法原本朱三松氏。

朱去今未百年,争相摹拟,资给衣馔,遂与物产并著”,事实正是如此。

5:元至明早期木胎金漆释迦苦修坐像,尺寸:高63.5厘米,估价:RMB 1,800,000 ~ 2,800,000,成交价: RMB 4,830,000 ,成交时间:2016.05.13,拍卖公司: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春季拍卖会。

说明:释迦牟尼,俗名悉达多太子,出生不久后,其父净饭王在请了当时最负盛名的修道者阿私陀来占相。

阿私陀称太子相貌出众,长大将为转轮圣王,如选择出家,可成为一位觉者。

净饭王忧心太子不愿继承王位,因此供他过着极尽奢华的生活,然而却不能阻止他关心众生之苦。

悉达多要求出城探访,见到了老病死之景象,十九岁时便决定出家。

经过数年的寻道修学,太子仍感到毫无成就。

要如何才能真正悟道呢?

他于尼连禅河西岸的优楼频罗村外开始静坐,仅日食一米或一麻。

六年苦行使其身形消瘦如柴,太子体会到空乏其身亦非悟道之途,于是开始进食。

最终,他在菩提树下大石上敷了吉祥草静坐,立誓不成正觉,誓不起座。

在第四十九天入定,豁然开悟,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

这正是在太子三十岁的那一年。

此尊释迦苦修像身形嶙峋,肋骨线条明显,卷发长眉,双耳下垂,鼻宽挺硕,蜷一足,双手交叠置于右膝之上,身披红帛,呈现了闭目坐禅的形象,不怒自威,有王者气势。

此尊坐像的制作方法在王世襄先生的《自珍集》中有所提及。

在描述一尊金髹木雕雪山大士像时,言其全身通饰金髹,打金胶,贴金箔,上罩透明漆,即所谓‘金箔罩漆’。

只有眉髯在木底上略施本色漆灰,增加毛髪毵毵之感。

此尊佛像运刀爽利,容貌奇古,给人以触动。

6:17/18世纪竹雕留青「山水庭阁」图笔筒,尺寸:12厘米,估价:HKD 4,000,000 ~ 5,000,000,成交价: HKD 4,820,000 ,成交时间:2012.04.04,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2年春季拍卖会(一)。

7:清蜻蜓万代竹盒,尺寸:宽4.8厘米;高9.3厘米,估价:RMB 1,500,000 ~ 2,200,000,成交价: RMB 4,715,000 ,成交时间:2012.05.12,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

清代康、雍、干三帝崇尚文化,雅爱艺术,尤其钟情于嘉定竹刻艺术。

嘉定封氏一门,竹刻、雕镂技艺精妙,深获宠锡,声闻于朝。

康熙四十二年(1703),封锡禄以其艺获朝廷征召,奉侍养心殿造办处。

其后,封氏一门师徒相承,陆续入值内廷,钦造御命竹器,代不乏人,乾隆帝曾有御制诗歌咏之。

翦淞阁庋藏‘清 蜻蜓万代竹盒’,即为此封氏风格之代表作。

选用厚实紧致竹根,对剖为二,雕成葫芦之形,刳腹膛中空,合而为一,是为盒。

此盒高仅9.3cm,宽仅4.8cm,可入掌间盈握,尚有余隙,方寸之间,尽其能事,已可谓微型立体雕刻之绝艺。

艺匠之刻工雕法精湛,观其细节,如叶片虫蛀、蜻蜓翅膀与叶脉等处,皆精雕细琢、纤毫毕现;益以卷转层迭之叶,使枝叶、藤蔓与葫芦之间多处巧妙连属,宛若天成,势亦奇险。

葫芦向来即有‘多子多福’之寓意,因其装饰性强且吉祥意味浓厚,于明清两代各式工艺品中经常可见。

此盒之葫芦上、下各缀饰有一蜻蜓,一栖止于更小的葫芦之上,一似飞翔于瓜藤之间,两相对望,姿态别具,故谐音’清廷万代’,其意不言而喻。

又盒膛内所装潢之宫禁织锦及其风格,皆属清宫造办处监造特征,可资审定佐证。

盖此乃奉命钦造之器,故世所罕见,弥足珍贵。

此器琥珀色泽,保存佳善,良材名工,诚不虚也。

8:清周芷岩刻“春云叠嶂图”紫檀笔斗,尺寸:直径19.5厘米,估价:RMB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RMB 4,600,000 ,成交时间:2017.11.05,拍卖公司:上海匡时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秋季拍卖会。

说明:周颢(1685~1773)清代字画家、竹刻家。

字晋瞻,号芷嵒(一作岩、岩)、芷道人、芷叟等,嘉定(今属上海)南翔人。

工字画,尤精竹刻。

其书师苏轼,而自成风格。

画学王翚,笔墨秀润。

又善临摹,仿王蒙最工。

喜擅画竹,兴酣落笔,风枝或雨叶栩栩如生。

尤其以画法施之刻竹,合南北宗为一体,技艺闻名。

其刻以阴刻技法展现绘画中的“南宗山水”最具特色,与“三朱”的刻竹面目大不相同。

金元钰称誉周颢在竹人中,好像杜甫在盛唐诗人中的地位一样,首屈一指。

周芷岩刻竹,一变前法,更出新意,通常以浅浮雕及平刻为主,不借画稿,以刀代笔直接在笔筒或臂搁上刻山水、树石、丛竹,创造出凹凸皴法。

他刻的山水树石、茂林丛竹,刀法变化多端,有的是平刀致如,有的是薄刀轻披,凹凸抑扬,纤细曲折。

周芷岩竹刻既得字画艺术的灵气,又兼雕刻天赋,终于以阴刻、浅刻为主,一改明代及清早期用高浮雕或深刻多层的风格,自成一代名家。

此件周芷岩手刻“春云叠嶂图”紫檀笔斗堪称目前所见周氏传世山水刻筒作品中之第一力作!

筒身遍刻山水人物无一隙处,乃至为了不影响画面,将款识刻于笔筒底部(此种落款可参见云间朱孔阳旧藏朱芷岩精刻山水紫檀笔筒之拓片)。

并且奇特之处在于,此筒的内壁也刻有与周芷岩同时期的嘉定画家张鹏翀的题跋。

内壁题字与镌刻受到空间限制,运笔之笔杆和镌刻之刀柄都有特定要求,不能充分施展,因此难度较大。

此件笔斗所刻画面源于明代吴门著名画家沈周的山水画《春云叠嶂图》,整个画面恬静雅逸,然气势舒展宏大。

近处是松枝密叶,小桥流水,主人静坐山居,待客携琴来访。

远处山峦重叠、茅亭云霭,万籁俱静,春山空寂。

周氏刻山石如刀砍斧劈、爽利遒劲,细节处却又线条行云流水、挥洒自然。

正面景致浮云绕枝,人物笔简神具,其画面主次有序,布白恰到好处,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足见周氏刻此时胸有成竹、心中有画,故能如此使刀如笔,一气呵成。

镌刻于笔斗底部的款识曰:“曾见石田翁有此图,余为缩本刻之,虽与古人宵壤,或于糟粕之外别有余味焉耳。

芷道人并识。

”(朱孔阳旧藏周芷岩所刻底部落款紫檀笔筒拓片,底款曰“顷从闽中归,过陆氏山园,见石谷此本,因仿其意刻之。

芷岩。

”此铭刀法、行文与《春》筒如出一辙,当属年代相近之作品。

)沈周(石田)《春云叠嶂图》现藏故宫,清初高士奇《江村消夏录》曾有著录。

其题画诗见于《四库全书、列朝诗集》明代五十六丙集第八。

而今人康耀仁(树斋)先生有专门考证此图的文章《沈周复本字画研究——“春云叠嶂”与“秋云叠嶂”真伪考辨》,其观点认为故宫《春》画并非沈石田真迹。

细读康先生的论据果然理由充分、证据确凿。

那么如果康的观点成立,则此件笔斗所刻《春》图方是沈石田原本的大致面貌。

再看笔斗内壁周芷岩的同乡好友张鹏翀的题跋:“偶过虚亭别业,见芷岩周子所刻《春云叠嶂图》笔斗,余爱其运刀如运笔,浓淡凹凸,生动浑成。

如闻泉声松韵,清籁交作于岩壑间,殆古人所谓‘众山皆响’者欤。

张鹏翀。

”考张氏跋文提到的此笔斗之主人“虚亭”,年代相符的有嘉定“三槐堂”王铸,乃当地名门望族。

周芷岩刻筒作品,张鹏翀题跋的实物并不少见,然而此件“春”筒的题跋尤其精彩,张鹏翀专门对此件作品有点评和褒誉,末句提到的“众山皆响”是出自南朝宗炳的典故,用以喻此笔斗所刻画面之意境恰如其分。

周芷岩竹刻一改此前刻竹制器大致归于匠流的局面,将字画艺术、书斋审美情趣以镌刻的形式溶入竹刻这一工艺门类,是文人、字画家参与竹刻创作的开山鼻祖式人物。

虽然他的作品常见于竹刻题材,然而此件紫檀大号木质笔斗,铁笔镌刻不下数千刀,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一丝不苟,堪称生平力作,当属周氏壮年镌刻难得稀有之精品!

9:清乾隆紫檀嵌掐丝珐琅海屋添筹纹宝瓶式座屏,尺寸:高61厘米,估价:RMB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RMB 4,600,000 ,成交时间:2017.12.09,拍卖公司: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此屏为典型清乾隆时期宫廷御用风格,紫檀满彻,取材体量颇大,木色沉郁凝厚,包浆圆融无碍。

宝瓶式座屏,至上而下分三部分,以榫卯结构互相衔接。

主体为海棠式瓶,四方倭角,侈口,束颈,圆鼓腹,下承圈足外撇。

腹部对饰双龙耳,首后生独角,龙身遒劲婉转,横亘于瓶身,四爪孔武有力,其龙身光素,但肌理刻划颇为写实,尤以背脊描绘生动传神,给人以剑拔弩张之感,龙爪似如意,倍添祥瑞。

瓶身纹样磨饰细腻平整,皆上下相对形成呼应之势,口沿及底足处各饰一周变形蕉叶纹,腹部则在两端雕饰一周璎珞纹及仰莲纹。

中部随两端纹样之起伏做开光,其内嵌饰掐丝珐琅面心,通体施天蓝色珐琅釉为地,其上以粉、绿、蓝、黄、白、红等诸彩填饰海屋添筹纹样。

远处仙山隐隐,长空彩云如锦,仙阁浮现于山海之间,一只口衔竹筹的仙鹤向楼前飞来,其下瑞蝠翩翩,体态优美舒展,下方波涛浩瀚,白浪翻涌,危崖兀立,意趣隽永。

搜索复制

田黄拍卖   潘天寿   古董拍卖会   周春芽油画

私下交易古董   古董鉴定   一克沉香多少钱

黄龙玉原石价格   古董拍卖会  夏圭   启功书法

翡翠行情  碧玺价格   和田玉   古董微信群

古玩交易   元青花瓷片价格   天珠九眼多少钱

双旗币  古玩网  高古玉   徐悲鸿字画拍卖

古玩字画   名人字画收购    字画拍卖网   鼻烟壶

景德镇瓷器   和田玉的密度   瓷器的种类   蜜蜡

   清代张怀仁   蒋蓉紫砂壶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艺术品拍卖   古瓷器   田黄石   宋代哥窑瓷器   

珐琅彩瓷器    启功书法拍卖   新加坡拍卖会

明清瓷器鉴定拍卖   战国红价格   天珠鉴别

古玩拍卖   粉彩瓷器   范曾字画   油画拍卖

成化瓷器   元代瓷器   艺术品   徐荣发字画

古瓷器拍卖   汉代玉器  西周玉器 弘一法师

明清瓷器  红山文化玉器  上海古玩交易  紫砂壶

瓷板画   古玩市场   清明上河图价格   粉彩瓷器

顾景舟紫砂壶  张大千   高古玉拍卖行情  天珠

清代画家   清代银锭价格   和田玉市场价格

青花瓷    良渚玉琮   古玩圈规矩   雅集

赵孟頫作品   青铜器价格   顾景舟紫砂壶价格

玉器交易   拍卖成交记录   上门收购古玩   夏圭

毕渊明   私人古董交易   婺州窑   黄庭坚书画价格

黄慎字画拍卖   徐悲鸿字画拍卖   宋代瓷器

齐白石的虾   齐白石字画价格   鉴别砚台价格

李可染最新成交价   李小可字画   傅抱石作品

弘仁字画   徐宗浩书法   画家吕纪   佛珠拍卖

田黄石鉴定拍卖   文徵明作品价格   金农书画

古玉鉴定估价   吴宏书画作品   民国瓷器​价格

苏东坡书法   鼻烟壶图片   古董拍卖网   

艺术品展销   古玩鉴定专家   乾隆年制 

壹号收藏网   萧县书画网   古董网   收藏家

瓷器拍卖   北京金宝斋   苏富比拍卖   古董古玩

新加坡拍卖会   拍卖古钱币   上海瓷器拍卖

盟友网   拍卖公司骗局    三盛鼎力​   星珍文化​

古币出售   本人长期上门收古董   古董鉴定网

藏友网   佳士得拍卖行  古玩交易网  竞拍网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原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古董经纪人张启冉                      专业!可靠!安全!

                                私下交易  托管代售     
                                微信:gdgwscyjvip           ​    价格高​!效率高!变现快!

       收藏雅集网-权威古玩交易网站-集收购,鉴定,估值,拍卖的古董投资平台是中国专业的古董古玩交易鉴定收购拍卖赏宝拍卖网站,华夏古董古玩收藏品买卖求购瓷器字画玉器古钱币交易信息发布网站,权威的古玩古董拍卖行情交易价格历史成交拍卖公司市场记录查询平台,收藏家古董古玩交流论坛微信群。
阅读推荐
瓷器收藏                             更多
字画收藏                             更多
杂项收藏                             更多
玉器收藏                             更多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 上海希文艺术品有限公司 2019 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19031063号-1   沪ICP备19031063号
站点首页
免责声明
隐私声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