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鉴藏常识 将新仿的钧瓷放入含有酸性等带有腐蚀性的溶液中浸泡,虽然也可以使瓷器表面失去耀眼的浮光,达到做旧的效果,但是釉面往往显得十分呆板,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伤痕。
作伪者有时也意识到了上述方法给钧瓷釉面带来的损害,所以也采用含有油类的软布进行抛打,同样可以使釉面产生出柔润的效果,但是与真品釉面光滑细腻的手感明显不同,作伪处理过的钧瓷釉面触摸时有油质感。
在酸性物中浸泡之后,马上以土覆之,作出人为的土锈,且这种土锈渗入釉中,很容易使收藏者蒙骗上当。
其实根据近几年来北方出土的钧瓷,以及在钧台窑发掘所获得的大量钧瓷标本来看,钧窑瓷器面上的土锈很少,出现大块土锈粘结的现象更为少见,大都呈现出一种光洁细腻的效果。
有些作伪者以粘合剂作出的土锈粘结假象,实为弄巧成拙、画蛇添足之举。
人为剥釉现象。
作伪者有时故意在钧瓷的底足部分剥去一部分釉层,露出胎质,以期达到给人以年代久远之感觉。
由于现代仿钧与古代钧瓷真品的制胎原料源于同一产地,故其胎色十分接近。
但是与真品的自然剥釉仔细对比就可以发现伪品的破绽:真品的剥釉断面基本上是直茬,伪品的剥釉断面是斜茬 对于钧窑瓷器的辨别,除了以上几点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钧瓷真品釉面上的块状窑变斑为紫红色;仿品的窑变斑不是偏浅就是过深。
仿品的胎色较之真品稍浅,同时由于古代胎泥淘练的工序繁复,所以胎质细腻致密,而现代钧瓷的胎泥淘练较为简单,胎质断面有时有杂质或产生孔隙。
现代仿钧瓷器大部分都达不到宋钧制作工整、釉色玉润晶莹的工艺效果,大多仿品只是比较接近于金、元时期的钧瓷风格,但胎、釉与金、元时期相比又显得较单薄。
总之,钧瓷真伪的辨别并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够彻底掌握的学问,它需要日积月累地不断学习、观察和揣摩,更需要经常了解现代钧瓷的发展状况及仿钧生产工艺变化的新动向。
历代钧瓷特征鉴别方法 宋代钧窑瓷器(以下简称宋钧瓷)历来存世稀少,异常珍贵,自古就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赞誉,传世宋钧瓷又大部分深藏皇宫内苑之中。
因此,真正上手把玩,深入研究宋钧瓷的机会,对专家学者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
也正是这种难于亲身手鉴、目鉴、心鉴的原因,使人们对宋钧瓷的认识处于模糊之中,甚至学术界亦是人云亦云,众说不一,致使初涉收藏的朋友把一些著述理论放之实践而屡屡“打眼”。
笔者有幸藏得宋钧瓷两件,经长期把玩,多年探究,对目前学术界就宋钧瓷的相关论述、历史沿革等有新的认识。
现公诸业内,以请教师友。
关于宋钧瓷的“蚯蚓走泥纹” 关于宋钧瓷的“蚯蚓走泥纹”,目前学界有多种不同论述。
余继明、杨寅宗主编的《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解释这一词目时说,“蚯蚓走泥纹……是在釉层干燥时或者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部分釉汁流入填补裂缝而形成的”。
而易帷谦老先生把宋钧瓷(看图片大概是新仿钧瓷)的釉料流动曲线认作“蚯蚓走泥纹”(文见《中国收藏》2004年5月号,总第41期的《镜下微观识古瓷》)。
目前,学术界持第一种观点的人多,大有盖棺定论之势。
笔者经过对各种宋钧瓷的图片资料进行对比,特别是对所藏宋钧瓷的仔细研究之后,对宋钧瓷的“蚯蚓走泥纹”形成机理的相关论述存有质疑。
实际观察研究表明,此种纹路的形成既不是釉料填充干燥时或烧造过程中出现的裂缝,也不是釉料交错流淌痕迹,似乎是釉料混合不均,熔点低且高温流动性强的釉料比较集中,在高温环境下自然熔融形成的。
因此,关于此种纹理的形成,笔者赞同郭葆昌著《瓷器概说》中瓷器纹片形成的相关论述:“‘蟹爪纹’、‘蚯蚓走泥纹’,惟厚釉之器有之,盖釉料配合工作或有未尽精到之处,经火锻炼而纹生焉。
尝就钧窑器细为审察,其配制色釉,法用调和,不加研乳,颜料与釉汁未能十分熔合,经火乃现离合状态,致有大如‘蚯蚓走泥纹’,然此为钧器所特有。
而其它各窑,如汝、官、龙泉等,其配制色釉之法,则调和后,再加研乳,颜料釉汁务令熔合,虽其性仍在,经火后或不免有纹,但细如‘蟹爪’行迹矣”。
对此笔者建议学术界的专家学者认真研究,给出明确的解释,以正视听。
宋钧瓷的“棕房”孔论述,彼说此述,众说不一。
有的呼其为“针孔”、“针眼”,有的叫作“橘眼”,有的称其为“猪毛孔”。
笔者经过对所藏宋钧瓷釉面进行细致认真的观察发现,宋钧瓷的釉表小孔虽然很少,但小孔的内部空间较大,不是直上直下的“针孔”、“针眼”或“猪毛孔”,将其称为“棕房”更为形象确切。
在50倍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其釉面小孔表明,孔内径向长度可达孔口直径的4—6倍,较大的“棕房”孔洞可以从洞口直接观察到胎体。
同时,在釉面小孔四周分布有疏松的褐色颗粒杂质。
关于此种孔洞的形成,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编著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中刘凯民的《钧窑釉的进一步研究》里有详尽的论述:“釉层中气泡的数量和大小不同,单色乳光釉中气泡多,但尺寸小,直径一般在0.05—0.1毫米之间。
对釉层横断面的显微镜观察表明,绝大多数气泡似乎是在坯釉界面上产生的。
气泡形成的初期数量多而尺寸小,直径一般在0.02—0.06毫米之间,这些小气泡随后逐渐合并成较大的气泡向表面移动,其中一部分从表面溢出,在釉面上留下约0.5—0.8毫米的‘针孔’”。
笔者认为,“棕房”的形成是胎内气泡携带胎表“护胎釉”杂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成较大的气泡,到达釉面后,因气泡内含有杂质使表面张力减小,在冷却过程中,气泡内压力大于烧成环境压力的情况下破裂,并将杂质颗粒带到破口四周,由于周围冷却的釉料不能及时补充,形成如前所述的“棕房”;没有破裂的在釉中距釉表较近的含“护胎釉”杂质的气泡,使釉色呈现浅褐色圆点。
而在烧成过程中,釉内产生的气泡,虽然也在不断合并成较大气泡,但是大多数气泡内由于不含过多杂质. 明清仿造的钧窑如何辨别 钧窑是青瓷系中的一个特殊品种,钧瓷采用含铜的蓝色乳浊釉为釉料,瓷品以其釉色的色彩斑烂夺目闻名于世,尤其它的窑变彩釉更是魅力无穷。
钧窑从北宋时开始创烧,到北宋晚期发展至鼎盛。
其实,钧窑的窑变瓷釉工艺,在唐代时就已有了,唐代在禹州烧造的花釉瓷,可以视为是宋钧窑的渊源。
元代生产的钧瓷,无论胎釉,还是造型工艺,均大不如宋时,变得非常粗糙。
这种明显的变化和退步,倒是有利于现下鉴识时对于宋元钧瓷的区分。
器物有无玉质感。
宋代时崇尚玉器,做瓷也追求玉质感。
真品宋钧瓷都是釉水肥厚,似翠如玉。
伪品则很难做到这一点。
元钧瓷的玉质感差一点,但釉面也应是温润的,没有“贼光”。
有人为了伪造出土效果,故意在器物上做上很多土锈粘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