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玩玉的藏友都很喜欢貔貅把件,作为五大瑞兽之一,它是玉雕题材中应用的最广泛题材之一,有着招财辟邪的寓意。那么貔貅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为何有如此寓意呢?本文小编为您详解貔貅的故事。[查看更多]
貔貅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传说中的神兽,有着驱邪避恶,招财纳宝的意思,是很多人喜欢的一种装饰品,有的直接作为玉雕作品呈现,还有很多是作为装饰呈现,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貔貅被人们赋予了很多的含义,最常见的就是招财、辟邪。貔貅,又称辟邪、天禄、百解,龙头、马身、麟脚,形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有嘴无肛,能吞万物而不泄,只进不出、神通特异,故有招财进宝、吸纳四方之财的寓意,同时也有赶走邪气、带来好运的作用。
貔貅的神话传说
传说貔貅是龙生九子的第九子,能腾云驾雾,号令雷霆,降雨开晴,相传有辟邪挡煞,镇宅之威力。“龙生九子,神通不一。其子貔貅,胜父千倍,长大嘴,貌似金蟾,披鳞,甲形如麒麟,取而兽之优。”传说貔貅因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财为食,吞万物而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貔貅因此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了。人们佩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此典故。
传说必竟是传说,然而在我国古代,貔貅在皇宫里却有三个正式的称谓:汉武帝刘邦曾命名貔貅为“帝宝”,因貔貅是皇室专用之物,通常将它摆放在王陵门口,书房或是内务库,用开国昌运侵其龙脉,绝非一般官员及百姓所能使用。后来貔貅又名“天禄”,即天赐福禄之意。又因貔貅专食各种猛兽,邪灵,故又名“避邪”。
在汉书《西域传》上有一段记载:“乌戈山离国有桃拔、狮子、尿牛”。孟康注日:“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长,独角者称为天鹿,两角者称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史记还追述了一个故事:4000多年前,黄帝指挥驯养过虎豹、熊、罴、貔貅等猛兽的部落,在坂泉(河北涿鹿县)打败了另一个部落的首领蚩尤。由于板泉之战比较著名,所以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将它加以记载。除了《史记》外,中国第一部追述古代事迹的《尚书》,在《牧誓》篇中也曾叙述,距今3000多年前,周武王的部队“如虎如貔”,在牧野大败商纣五的军队,一直到后代,还用貔貅比喻勇猛的军士,战无不胜。
玉制貔貅是招财瑞兽
今所见最早之貔貅形象的艺术作品上可追溯到汉代,多为带翼的四足兽。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貔貅的形象变得更加概括抽象,装饰意趣更浓。从现存的石刻及玉雕貔貅可以看出其外形极富曲线美,气韵连贯,昂首挺胸,张嘴吐舌,气宇轩昂。
唐代以前貔貅的形象和纹饰只有皇室才能运用,象征权威和财富,民间擅自私藏处斩首之刑。到了隋唐时期高位的武将在肩甲和帽盔上可运用到貔貅的外形和雕刻,借貔貅威武之力助力战场。
明代道教盛行,貔貅随着宗教演化也逐渐成为风水法器的一种,因其贪食金银财宝而不泄(作为商人只进不出是个高度理想主义的境界),故和金蟾并列为招财瑞兽法器。
至清代乾隆年间,由于乾隆皇帝好古,对玉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痴迷与喜爱,我们可在当时宫廷所藏的数件古玉貔貅身上看到乾隆皇帝亲自授意刻于其上的御制年款及御制诗词,足可见对其的重视和喜爱。
貔貅如凤凰、麒麟一样, 分有雌性及雄性,雄性名为“貔”,雌性名为“貅”,公貔貅和母貔貅所代表的含义也不相同,公貔貅代表的是财运,能够招财,而母貔貅代表的是财库,能够守财,也有说法母貔貅主要负责守财看家抵御入侵者(主避邪)。但现在流传下来基本都部分雌雄了。貔貅与龙、凤、麒麟一样,是一种虚构的吉祥动物,人们相信它能带来欢乐及好运。许多香港富翁都有供养貔貅的习惯。在香港众多达官贵人中,养貔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前亚洲首富李嘉诚。据传闻,李嘉诚是世界上收藏貔貅最多的人,他共收藏了888只各种材质的貔貅。
有说法称,貔貅中以玉制的催财力最强,虽然这只是一种说法,但作为玉雕中常用题材,貔貅一直很受人们的喜爱,可爱或威猛的各种造型以及它美好的寓意,给玩玉增添了另一种文化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