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白雪。前段时间,我们一位会员给我发了一张图,上面是一件造型釉色非常好的龙泉青釉凤耳瓶,他说是在博物馆拍的,但具体信息不记得了,问我这是不是“万声”。“万声”就是那件被日本奉为国宝的南宋龙泉窑青釉凤耳瓶。
我乍一看觉得就是,但仔细一看不对啊,万声是个残的,凤耳修过有毛病的。那就奇怪了,这件器物是哪来的?
南宋 龙泉窑青磁凤凰耳瓶 铭 万声
和泉市久保惣記念美術館
???
按理说,像这种整体状态非常好,颜色也出色的龙泉,不可能没记录。但确实搜索一遍大脑里的资料库,没一个能对上号。那正好当时天下龙泉在杭州展出,我竟然在展览现场看到了这件器物。原来它是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馆藏。但为什么我们以前从未关注过呢?因为这是件赝品,是山寨版,是高仿。它是日本大正三年,诹访苏山仿制的龙泉青瓷。
日本仿龙泉窑凤耳瓶
日本大正三年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诹访苏山制
那么问题就来了,龙泉青瓷全球化时代,销往世界各国,中东在十三至十七世纪也有龙泉青瓷仿制品。
伊朗仿龙泉窑盘
埃及仿龙泉窑盘
14世纪早中期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大家看,伊朗的是这样的,埃及的是这样的,离我们印象中龙泉青瓷的模样还是有点距离的吧。但再看日本的,这就是龙泉本泉啊,用这张图完全可以干掉一大批选手了。那为什么当时那么多仿龙泉窑的,唯独日本仿的最到位最像,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呢?
那关于仿制陶瓷优劣的原因,大家首先会想到就是技术问题。其实日本仿中国瓷器的历史很早了,比如随着唐朝艺术与文化的东渡,日本非常仰慕唐风,就开始仿制一些唐三彩、越窑风格的器物。像受唐三彩影响的奈良三彩,十世纪日本猿投窑还生产仿越窑风格的绿釉、灰釉的陶器等等。那仿龙泉的器物,在十二世纪末,爱知县濑户窑就有,同时它还仿烧一些景德镇窑青白瓷、福建青瓷和白瓷、建盏以及江西赣州窑的产品。但是,即使仿制中国陶瓷的时间持续的很长,但日本的制瓷技术一直是不太行的,它十二世纪仿的龙泉,使用的还是灰釉陶技术,它是没有办法还原出龙泉青瓷的质感的。所以我们看早期日本仿烧龙泉青瓷,是在仿制器型和纹样上做文章。
奈良三彩盘
正仓院藏
九世纪 猿投窑绿釉香炉
十五世纪 濑户窑灰釉尊形花瓶
爱知县陶瓷美术馆藏
直到十七世纪初,才迎来一个突破。有了来自朝鲜半岛以及中国的陶瓷烧造技术,日本才真正开始烧造瓷器的历史。才能够仿烧真正达到龙泉窑釉质、釉色的青瓷。著名的有江户时代濑户窑、美浓窑仿的龙泉青瓷,还有佐贺县锅岛藩生产的龙泉青瓷,质量非常高,这次天下龙泉的展览中也能看到。
日本仿龙泉窑牡丹纹瓶
日本大正元年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宫川香山制
日本锅岛番窑仿龙泉窑青瓷盘
日本江户时代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所以从这个脉络来看,日本早期仿烧唐宋瓷器为他们提供了技术经验,而十七世纪技术的大大改进,为日本仿龙泉提供了硬件基础,达到了质的飞跃。
但是问题又来了,先进的制瓷技术其他地区也有,像朝鲜半岛,甚至有些更早就掌握了,龙泉青瓷的传播范围也非常广,但为什么,仍然是日本仿的最有宋韵呢?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想要仿的像,是不是只要技术到位了就可以?就拿我们现在来说,当今的制瓷技术要比几千年前要更成熟更先进,成品率更高,但是,你看绝大部分仿古的器物,是入不了眼的,能够做到形神兼备的依然很少?为什么?所以日本仿龙泉领先,除了技术条件,必定还有其他原因。
那对比之下,我们就发现。日本想要仿龙泉,其实是有天然优势的,因为除了中国本身,再没有哪个国家有这么强大的龙泉窑的资料库了。要论最受日本人重视的中国瓷器,龙泉窑绝对榜上有名。
比如,日本评定的8件国宝级中国陶瓷中,有3件是龙泉窑青瓷。再比如,1978年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过一次《日本出土中国陶磁》展。展出了东京国立以及日本各地挖掘出土的中国陶瓷文物,据统计本次展出的完整器,龙泉青瓷占到了50%。其余的部分主要是唐代越窑青瓷,宋元时期景德镇青白瓷等。
东京ARUKANSYUURU美术财团 南宋 龙泉窑青磁下芜瓶 (国宝)
和泉市久保惣記念美術館 南宋 龙泉窑青磁凤凰耳瓶 (国宝)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元 龙泉窑青磁铁斑文瓶(国宝)
另外,在日本文化中,也能见到龙泉青瓷的参与度,比如在日本茶道中,龙泉青瓷是重要的茶道具。因为喜欢,日本大量进口龙泉青瓷,这为他们提供了强大的资料库,仿制不是凭空捏造,不是灵感的呈现,它必定是要研究大量的数据标本的。
知名的“玉津园”拍的宣传大片时所展示的茶室插花场景
再者,日本人在数据库强大的基础之上,还有非常好的审美,这就是锦上添花了。日本进口龙泉窑的历史非常长,但他们懂得如何挑选出最具审美的器物,世代传承。从平安时代起,像马蝗绊、千声、万声、青瓷千鸟等等,都是名气与审美兼备的龙泉珍品。
重要文化财 南宋 龙泉窑 青磁轮花茶碗
铭/马蝗绊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青瓷筒形瓶 铭大内筒 (重文)
根津美术馆藏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靠购买搜集中国文物而发迹的日本古董商人不计其数,龙泉青瓷依然是他们大肆收购的中国艺术品。比如茧山龙泉堂的主人茧山松太郎,他的发迹就是靠着一只品质极高的龙泉青釉鬲式炉,之后有许多质量上乘的龙泉窑藏品。而如今在拍场上造成轰动影响的龙泉藏品,究其来源,背后依然逃不开日本藏家的收藏经历。想到数量和质量皆精的龙泉窑收藏,坂本五郎、临宇山人等日本藏家的名字,也总是最先闪现。日本人仿佛天生就是优质龙泉的狩猎者。
南宋 龙泉窑青釉纸槌瓶
成交价:4285万 港币
2018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不凡-宋代美学一千年
来源:
The Hachisuka Family Collection (Daimyo of Tokushima Domain)
Collection of Shinobu Komuro (1839-1898)
Collection of Fuyuki Tominaga (brother-in-law of Baron Masuda Takashi)
Collection of Baron Masuda Takashi (1848-1938), tea-master name Masuda Donno
Sold at Sotheby’s London, 8 November 2006, lot 54
那我们看,日本仿烧龙泉,就好比生物里的克隆。强大的资料库和好的审美品位就是基因,制瓷技术就是克隆手段,只有技术,没有基因,复制不出器物。有基因,再有了技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所以十七世纪日本掌握制瓷技术之后,没有太费时间,就能制作出精美的仿龙泉窑器物。
当然,也有朋友在看了其他中东,伊斯兰文化国家仿烧的龙泉青瓷,会有疑问,这些地区烧的龙泉不像也就算了,这差得也太多了。这我们也要考虑到胎釉原料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这些中东国家仿龙泉的需求,并不是要仿的像。日本仿龙泉是因为他们无比崇尚中国文化艺术,尤其是宋代,宋瓷艺术是神圣而令人惊叹的。是由崇拜到模仿。并且无论是典章制度、儒学宗教,还是茶道音乐等,日本都受中国影响至深,两者有着深深的文化趋同性。所以日本理解宋瓷的韵味之美,并尽力还原。然后由需求催生产业,日本不断有优质的仿烧龙泉青瓷作品,也成就了许多匠人名家。
反观其他中东甚至欧洲国家,龙泉窑的全球化,带给他们强烈冲击的是先进的制瓷技术,而审美意识是大大弱化的,它没有太多文化上的相通性。在这些国家看来,即使能仿烧十分相似的龙泉窑,也是没有必要的事。相比之下,具有异域风格的青花,繁复的彩瓷,更符合他们的审美。
好,今天我们讨论的关于日本仿龙泉窑,发现在技术基础之上,资料库与好品味的重要性。这也是送给现在做仿古衍生器物朋友们的一点小建议。关于这个问题,或许你还有不同的看法,也欢迎给我们留言,我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