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唐代海兽凤鸾葡萄镜
唐代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海兽葡萄镜就是唐代铜镜最引人注目的镜类,它的纹饰图案充满了神秘色彩,被许多专家学者称之为“多谜之镜”“凝结欧亚大陆文明之镜”。海兽葡萄镜是中国古代铜镜制作的最后一个高峰,被誉为是中国铜镜艺术皇冠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是中国4000多年铜镜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镜种之一。其价格在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是无数铜镜收藏家、收藏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图2 唐代过梁式海兽葡萄镜
图3 唐代银背浮雕瑞兽葡萄镜
这种繁缛富丽的海兽葡萄镜,大致出现于唐高宗时期(649—683),在武则天执政时期(684—705)极为流行,式样繁多,异彩纷呈。下面就来介绍三面不同类型且较具代表性的海兽葡萄镜。
海兽凤鸾葡萄镜(图1),直径12.2厘米,圆钮,圆钮座。一圈凸起的双三角锯齿纹将镜背分为二区。内区环钮围绕四只追逐奔跑的海兽,海兽的周边布满成串的葡萄和缠绕的藤蔓。在锯齿纹凸棱和靠近镜缘的双锯齿纹之间形成外区,装饰三只海兽与三只凤鸟奔弛飞舞在成熟的葡萄及繁密的枝叶、藤蔓间。高窄缘。
过梁式海兽葡萄镜(图2),圆形,直径13.5厚0.8厘米。伏兽钮:伏兽清晰,四肢往前作葡伏状,头部显露,帚尾直伸。凸起的环状圈带将镜面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中四周饰有姿态致相同、侧伏于地的四海兽,海兽的鬃毛、尾巴、表情甚至肌肉都塑造得清晰生动、动感极强;其间点缀着葡萄的叶蔓和一串串累累的果实。外区以葡萄串和蔓枝为主,有11只雀鸟穿插嬉戏于串串葡萄与枝蔓之间,有的昂首翅尾,有的伫立啄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边缘饰二圈弦纹线形成缘区,其内满布与内外区连成一体的葡萄枝蔓。
此镜画面虽被分为内外两区,但是内区的葡萄枝蔓却越过中间的一圈凸起圈带伸入外区,使内外区的葡萄枝蔓彼此相连,因而被称为“过梁式海兽葡萄镜”。整个镜背以柔长的枝条、舒展的叶蔓、丰硕的果实与生动活泼的海兽、雀鸟、蜂蝶构成了一幅妙趣横生的完整画面。而且由于采用浮雕技法,画面高低起伏,立体感极强。
银背浮雕瑞兽葡萄镜(图3),边长9厘米,正方形,镜背整体镶嵌银壳,然后在银背上浮雕图案。伏兽钮。凸起的方形双线银框将镜背分为内、外二区。内区环钮围绕四只作卧伏状的海兽,两只头向内、两只头向外,瑞兽的周围有缠绕的枝蔓和成串的葡萄。外区为内低外高的斜面状,框的四角各有一只向外飞翔的小鸟。框外四面满饰缠绕的枝蔓和成串的葡萄,四只形态各异的小鸟以及蜻蜓、蝴蝶伫立飞舞其间。铜窄缘。
“海兽葡萄镜”之名出自清代梁诗正等奉敕纂修的《西清古鉴》,这个叫法为现代学者所广泛接受。另外一种常见叫法“海马葡萄镜”,出自宋代徽宗敕撰,王黼编纂的《宣和博古图》。鲁迅在《看镜有感》中也曾提到“海马葡萄镜”,可见民国时期仍有较多人受《宣和博古图》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渐渐地通称为“海兽葡萄镜”了。
在这个名字中,“葡萄”很好理解,指的是葡萄纹饰。中原地区原不产葡萄,汉代时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入。而“海兽”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不应将“海兽”理解为“海中之兽”。其实“海”是表示某物是从海外传入中国,即舶来品之意。在我国古人的地域观念中,往往将本国称为“海内”,而将世界其他地区统称为“海外”,因此,从域外引进的物种被冠以“海”字或“洋”字,例如海棠、海石榴、洋火等,因而古人在使用“海兽”这一称谓时,强调的应该是“海外引进”。
细细揣摩海兽葡萄镜上的动物形象,其形态多样,似狐、似狼、似马,也像狮子。被人们戏称“四不象”。实际上就是古人心目中的狮子。狮子,古人称“狻猊(suān ní)”。《尔雅·释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另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西汉章帝章和元年(87),狮子这种动物开始从西域引进中国内地,供贵族在宫廷中赏乐。但绝大多数工匠并没有真正见过狮子,因而对这种散发着异域神秘感的动物,只能根据传说中其凶猛、霸气、威严的外表,再凭借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这是海兽葡萄镜上“海兽”形象千姿百态的原因所在。而狮子不是中国本土所出,所以称为“海兽”,并逐渐成为了约定通说。
“海兽”和葡萄这两个来自域外的物种由铸镜师采用高浮雕的技法将它们共同镌铸于铜镜之上,不仅在造型上写实、生动,富有装饰性,而且充分体现了大唐盛世多元文化的兼容并蓄,是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