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 西周早期 牛首四足形铜调色器 陕西岐山县贺家村西周墓葬出土
1966年12月在岐山县贺家村西周早期墓葬中出土一件四柱形调色器(图8),通高15厘米。这是件方体器物,空腔,中部有一圆孔上下贯通,四角各连一圆筒形器,圆筒下部为乳状实心足。器前连接一昂首带角牛头。器身左右各有一个半环状的耳,上部装饰着兽头。
方形的身体由四个桶状器组成,出土时桶形器中残留有矿物质粉末,推测它是用来调制颜料的器物。从同出的其它青铜器上的铭文可知,这些器物属于西周初年一个史官家族,为周康王时期担任“作册”一职的周文王之子毕公高的属吏或其后裔嫡族拥有,下限不晚于周穆王时期,详细考证参见《文物》杂志1972年6期发表的《岐山贺家村出土的西周铜器》。这件调色器为了解西周时期史官书写工具提供了很大帮助。广州文物商店曾收藏一件兽形四柱形调色铜器,形制与贺家村这件铜器基本相同。
梁彦民撰文中介绍,国外收藏许多青铜调色器中都残留有颜料的沉淀物。贺家村兽形四柱铜器“出土时,器内留存矿物粉末”;故宫藏铜器“在器物的长筒内还遗留着不同的颜色”。
更为可贵的是,牛津大学曾对一件国外收藏的调色器中残存的颜料做过分析,得出“白色物为氧化或炭化钙;黑色物为碳黑,或石墨;红色物为氧化铁;绿色物为铜矿的混合物”的结论。因此从现有材料来看,青铜调色器出现在殷墟至西周早期。西周早期之后,在考古工作中还没有发现过类似形制的器物。
图8线描图
西周时期还有牛形四管样式的玉雕调色器,并与动物造型相结合,应是在四柱形铜器基础上的造型演进。
洛阳北窑西周墓地位于洛阳老城北郊,出土玉器即包括牛形四管式调色器、柄形器、戈、铲、璜、觿、鱼、鸟、蚕等。其中的牛形四管式调色器(M14∶8)于1964年出土,灰白色玉,圆雕作伏卧状。
牛头向前伸,其上有黑色斑纹。牛身作方形,饰卷云纹,背部宽平,雕琢有4个圆洞,作调色之用,出土时圆洞内尚残留朱红色颜料。
高4.5、宽5、长11厘米。白色带黑斑。圆雕,呈伏卧状。牛头伸出,两侧有耳,刻划牛角,臣字形眼。下刻卷曲的腿,背部宽平,并排四个圆管形的调色池(图9)。
图9 西周 牛形四管式玉雕调色器
通过商周时期四柱形器的演变可知,这类铜器造型在商代到西周早期流行,对于推崇三代铜器的清乾隆皇帝而言,能如此准确制作四柱形炉,并加以将四柱形造型推广到瓶与盒,共同组成瓶炉盒三事组合,可能有商周时期四柱形铜器作为模仿的母形,笔者在《西清古鉴》等古籍中未查到四柱形器造型,或有同类造型在宋代以后的博古类书籍中收录或有实物曾存于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