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务必真与精,未来将是精品主导市场的时代,从青州到京城,从当代到近现代,好的苗头不断出现。现在的市场显得平稳和安静,这是大战前的沉寂,人们屏住呼吸,注视着市场的动向,等待那关键时刻的到来,等待书画市场已经聚攒了好长时间的能量喷发。
我最近在山东青州参加了一些和书画有关的活动,包括当代画家的个展和联展,我感到这座画都到处洋溢着自然界与市场并存的春天气氛。从高铁站的月台到市区街道两旁都悬挂和矗立着和书画相关的广告,如画展、艺术讲座、书画作品介绍等等。每一次画展都会有那么多的观众参展、观摹。今年4月下旬的某一天,这个小小的县级市竟然举行了几十个画展,一天内汇集了从全国各地而来的近800位书画名家,这种艺术盛况即使在北京也很难见到。更为重要的是,市场的流通也开始顺畅起来,书画交易的数量、数额都开始增大,尽管价位减幅不小,但交易呈现活跃趋势。个别当代画家的价位与市场高峰期时的价位已然持平,这个时候,要特别告诫这些画家,要注意保护刚刚恢复起来的市场,万勿做出又涨价的轻率举动。
在和青州当地的藏家和书画经营者谈天时,他们说:“说青州市场崩溃,这是瞎扯,他们不了解青州人的情怀,确实有个别生意的投机者,栽了跟头吃了大亏,但这并不代表青州的大局。”在和青州人的交往中,我体会到了他们的情怀与喜好。古代九州之一的青州,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人深受历史传统文化的熏陶。喜好书画,且有较强的欣赏能力。同一般的生意人不同,一般的生意人立足点首先是要赚钱,对于所从事的生意并不一定喜欢。青州人做书画生意是喜欢书画,其次才是生意,能够赚钱当然好,不能赚钱也不会放弃,书画已令他们刻骨铭心,融入血液,融入生活方方面面,他们的执着源于他们的理念,这是一种业外人士很难理解的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那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正是这种情怀使得青州人挺过了市场的嬗变,并对当代书画市场的变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再看近现代书画市场,中国嘉德2017春季拍卖会推出了三幅有力度的作品,分别为潘天寿的《耕罢》,李可染的《雄关漫道》和黄宾虹的《黄山汤口》。北京保利也推出了傅抱石的《茅山雄姿》等一批近现代的力作,这都是这些名家大师有代表性的或有特殊性的作品。一旦出现在市场上必然引起诸多藏家的关注。如潘天寿的《耕罢》,沉雄阔大,生机勃勃,堪为画家巅峰巨制,让人深刻的领悟到了潘天寿艺术的感染力,此件曾为新加坡“赐荃堂”旧藏,后入新疆“雪莲堂”,在拙作《2010 · 齐建秋点评中国书画市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出版发行)中发表,后又发表于2015年出版的《雪莲堂藏画》,是一件多次发表,多次著录,流传有序的名篇。傅抱石的《茅山雄姿》也很具有传奇色彩,既是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的感叹号,又是其艺术生涯的完美句号,是属于届时完成,即时发表的作品,是傅抱石去世前三个月完成的作品,同时也是他生前看到的最后一幅自己公开发表过的作品。同样,这幅作品也在拙作《2010 · 齐建秋点评中国书画市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出版发行)中著录过,后也发表于2015年出版的《雪莲堂藏画》集中,这同样也是一幅多次发表与著录传承可考的力作。
除了作品对市场的吸引力,我还想起了非典时期的书画市场。2003年春发生的非典是书画市场的一道分水岭。非典之前的书画市场是平稳的,当非典降临的时候,有人预言非典过后的市场将变得萧条,但恰恰相反,非典过后的书画市场不但没有萧条,反而变得异常火爆,黄宾虹、陆俨少、黄胄的作品价位就是在这个时期获得突飞猛进的攀升。那么原因是什么呢?首先还是当时经济形势好,这是市场之所以异常火爆的最根本原因。再有就是当时出现了很多新的收藏者、投资者把资金注入到这个领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非典时期限制了人们的活动,压制了人们的购买欲望。一旦非典结束,人们迎来了被迫推迟的拍卖会,那被压抑了许久的收藏欲望如火山喷发一般迸溅开来,纷纷将资金投入到书画市场。
目前的局势与非典时期颇为相似,国家经济增速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展开,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新的收藏面孔不断涌现,新人们来到书画市场寻找商机。由于不可拒的原因,中国嘉德等一些国内大型综合性拍卖公司的春季拍卖推迟到6月份举行,这使得中国艺术品春季的所有大型拍卖全部集中到了6月。2017年的6月成了中国书画市场的黄金月。这聚集了所有人气和财力的6月,令那些本来准备5月出手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藏家们早就急不可待了。
从青州到京城,从当代到近现代,好的苗头不断出现。现在的市场显得平稳和安静,这是大战前的沉寂,人们屏住呼吸,注视着市场的动向,等待那关键时刻的到来,等待书画市场已经聚攒了好长时间的能量喷发。
好文!必须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