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瓷器中,国人以宋瓷为美,其中哥窑瓷器最具文化特征和艺术魅力。全面解读哥窑瓷器,全面认识哥窑瓷器之美。
一、哥窑瓷器-瓷器概说
哥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疑团最多的窑。哥窑的窑址至今不明。哥窑瓷器位列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中,其地位非常重要。
二、哥窑瓷器-瓷器由来
哥窑瓷器的由来其实源于一个古代传说。相传南宋时期,有章氏兄弟二人,哥哥名章生一,弟弟名章生二,兄弟二人各主一窑,分别烧造,哥哥为哥窑,弟弟为龙泉窑。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釉色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极碎。
二、哥窑瓷器-瓷器品类
哥窑瓷器造型端庄大方,古朴而典雅。哥窑瓷器的品类主要是以陈设用瓷为主,常见的如琮式瓶、鱼耳炉等。除了陈设用瓷,还有日常生活用瓷,常见的如各种各样的盘子、洗、杯等。
三、哥窑瓷器-瓷器特征
1.金丝铁线特征
虽然哥窑只是一个古代传说,但是宋代哥窑的“金丝铁线”,其开片纹是一种残缺的艺术之美。
金丝铁线,是哥窑瓷器的特别之处。由于瓷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所以瓷器出窑之后,瓷器釉面就会出现一种自然开裂的现象 ,之后以墨汁为着色剂从裂纹中渗透进去,着色后颜色非常深,就形成了金丝铁线。
2.紫口铁足特征
紫口是指:口部露出紫色的胎骨。铁足是指: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现出铁褐色的颜色。
3.胎釉特征
哥窑瓷器的胎有薄厚之分,胎质分为瓷胎和砂胎;胎色有黑灰、深灰、浅灰等多种;釉色有粉青色、月白色等。釉面有大小不规则的“开片”或者“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称之为“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称之为“蟹爪纹”;开片大小不同的称之为“百圾碎”。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因而有“金丝铁线”的说法。
四、哥窑瓷器-瓷器追根溯源
哥窑瓷器有些学者认为并不是宋代烧造的,而是元代烧造的。经过专家学者的最终判定,还是认为哥窑瓷器为宋代烧造,依据如下:
1.哥窑瓷器的造型与官窑瓷器相同。
2.哥窑瓷器的釉色并不符合当时元代古人的审美观念。
3.元代古人尚白尚蓝,并不喜欢青瓷。
五、哥窑瓷器-瓷器记载文献
记载哥窑瓷器的古代文献资料主要有:元末孔奇的《静斋至正直记》、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高濂的《遵生八笺》和清代谷应泰的《博物要览》等等。
六、哥窑瓷器-瓷器精品赏析
宋代哥窑盘
赏析要点:此哥窑盘造型规整,胎骨土黄,灰色釉,有“金丝铁线”的特征,是哥窑瓷器中一件代表性的器物。哥窑瓷器非常珍贵,存世量非常少,全世界仅有百余件。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在陶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7年秋,一件元代哥窑倭角方洗在北京保利“佞宋”专场中,以2645万元成交,虽然超过起拍价10倍之多,依然被研究者认为价格偏低。
哥窑瓷器2019年拍卖价格:
宋代哥窑葵花洗 拍卖成交价格:3248万
哥窑纸槌瓶 拍卖成交价格:1734万
宋哥窑鱼耳炉 拍卖成交价格:1008万
清雍正 仿哥窑釉花棱双耳扁壶 拍卖成交价格:962万
元 哥窑倭角方洗(“沐文堂”旧藏) 宽7.2cm 成交价RMB26,450,000
哥窑瓷器鉴定是宋元古瓷鉴定重中之重。目前对于哥窑的说法学术界尚未有定论。本文说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大英博物馆收藏的那批被命名为哥窑的宋元瓷器如何鉴定,这种哥窑又称为传世哥窑,和文献中的元哥哥洞窑以及龙泉章生一哥窑有别,学者不可不知。
宋哥窑梅花洗“五福聚宝盘”经典哥窑之代表器物,釉面滋润如酥,冰凉柔滑,光泽柔和,气泡自然开裂,紫黑色胎,釉面厚,圈足与胎体同为紫黑色,表面含有铁红锈色(铁足, 火石红色),呈现哥釉虽历经千百年,光泽依然柔和如新之特征,金丝铁线满布,开片裂纹自然均匀,细小(百极碎, 鱼仔纹),釉面与胎体紧密贴合,梅花型五面突出,外观浑圆,大器端正,充分显示古人高超设计与烧制精工技巧。保存良好,底色如白玉,裂纹自然千变,器型世上仅见,实为难得之哥窑经典传世品。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高度繁荣的黄金时代,宋瓷虽没有唐代之恢宏气势,然优美高雅则过之。清丽潇洒而不失挺秀,有不饰粉黛、洗去铅华之自然之美。正如宋人所体现出的优雅秀美的艺术风格一样,追求轻松灵动的美感。宋瓷从造型到纹饰,抒情而写意,图案流动率意,富于韵律。虽多为单色釉,但其色泽恬美自然,柔和纯凈,是古人尚玉之精神在瓷器制作上的反映。
根据文献记载,哥窑是出自南宋的一种奇特瓷器,其产地就在龙泉。文献的记载引起了龙泉的盗挖狂潮,据说当年这个不大且僻静的地方,聚集着来自不同国家的古董商,他们将挖掘到的瓷器甚至瓷片一起成堆运走。古董商所运走的瓷器和瓷片中究竟有没有文献中描述的哥窑瓷器,已经成谜。哥窑与汝、官、钧、定一起,被称为宋代的“五大名窑”,然而,与其他4个已经找到窑址的窑口不同。
大名鼎鼎的哥窑,其蛛丝马迹竟然只能在文献中寻找。哥窑被传是宋代名窑,然而迄今所掌握的宋代文献中,却没有任何关于哥窑的记载,这成为有些学者怀疑哥窑是否为宋代名窑的一个理由
经典哥窑釉面滋润如酥,冰凉柔滑,光泽柔和,气泡自然开裂,紫黑色胎,釉面厚,圈足与胎体同为紫黑色,表面含有铁红锈色(铁足, 火石红色),呈现哥釉虽历经千百年,光泽依然柔和如新之特征,金丝铁线满布,开片裂纹自然均匀,细小(百极碎, 鱼仔纹),釉面与胎体紧密贴合,梅花型五面突出,外观浑圆,大器端正,充分显示古人高超设计与烧制精工技巧。保存良好,底色如白玉,裂纹自然千变,器型世上仅见,哥窑难得之技巧。关于哥窑瓷器最有特色的断纹来历,龙泉当地演出的戏剧里存在这样一种说法:章氏兄弟都烧制青瓷,虽然品质都很好,但因为哥哥忠厚,所以他烧制的瓷器销量更好。弟弟嫉妒哥哥的生意,为了出气,偷偷往哥哥的窑洞里泼凉水,于是出窑后的瓷器上出现了这种奇特的断纹。说起断纹时,说还有一种说法,即弟弟在釉缸里放了一把黏土,由此导致了瓷器开裂。在看来,这是外行的传说,实际上这种断纹烧制的工艺极其复杂。